她闻言坐正,对上二少双眸,一字一顿,“二哥,为爱而伤不丢人。”
显然这句话给了凌家二巧克力相当程度的鼓励,送别之时,他已恢复成当时在户部遇见的那位沉着坚定的能臣gān吏凌钺泓了。他上马之前,盯着她的眼睛,“弟妹,你很贴心。”
一天之内,接连被柳条姐夫和黑皮二哥发卡,她忽然很想回到书房好好翻翻huáng历。
目送二少远去,她缓缓道,“二哥来的时候身后就飘着一股绿烟。不过你明知道我没安什么好心,居然还不让我撤退。”
“这种事,两个人一起承担比较好。”三少一口白牙在黑暗中分外闪耀。
和三少返回正院,门口正遇见得到消息,准备迎她回房的汪汪。
三少乖觉,行个礼,带着屋里的几名侍从,迈步回自己的院子去了。
未及三少一行人走远,汪汪身后一位清秀青年忽然抛出一句,“不过是些家长里短,有什么大不了。”
他是汪汪四位陪嫁近侍之一,最近汪汪正夫地位稳固,才敢当着三少的面替他家少爷鸣不平:侧夫的亲戚,也好意思夜晚拜访,来打搅殿下和我们少爷难得的共渡时光?
汪汪双目寒光迸she。美青年不由一颤。
她伸手,召唤美青年走近,问,“你叫什么?”
青年知错,回答得有些怯生生,“玉书。”
“多大了?”她又问。
“十八。”
“看起来完全是个男人的样子了。”
青年扑通跪下,磕头若捣蒜,“奴才知错,请殿下责罚。”
她扭头,用三少他们定能听得清楚的音量说,“玉书,身为近侍,你太不懂得体谅人。”之后轻叹口气,“就算他人故事,做不到感同身受,那么静静聆听就好。伤感痛苦发牢骚,也自有他们的意义。”说毕,从青年身边走过,牵起汪汪的手直接回正院卧房。
更衣chuī灯,二人紧紧依偎。
汪汪牢牢拉住她的手,“有些事,曾经想永远埋在心里,随着我入土。”他将她搂得更紧,“今天,我忽然想亲口告诉你。如果,楚楚你不嫌弃的话。”
他居然用了“嫌弃”。
“你去过大理寺了吧。”他问。
“是。”
“那李氏灭族一案的卷宗你必是看过了。”
“嗯。”
后面自然是汪汪相当痛快的和盘托出了。
李家人是真冤。秉公执法,正言直谏,得罪了当年宠冠后宫,出身相府苏家的二位美人侍君,惹得上代女皇震怒不已,正巧有些人瞅准机会,再送点煽风点火的折子,李大人这一家子就死罪的死罪,流放的流放。
这不过是官场里常有的倾轧和争斗,胜者王败者寇,以旁观者的角度来说,史书上这种事qíng多了去了,跟着唏嘘下感慨下也就差不多了,只可惜当事人绝对不会这么“超然、洒脱”。
当年萧煊一场奋起宫变,先是毫不客气的弑姐,再活生生气死了病榻上的母皇,不久得掌大权时又qiáng令二位侍君殉葬。之后,铁腕王爷萧煊又找了几个借口,把“惑君乱政”的二位侍君一帮子近亲们好好“收拾”了一通。
说起来,苏毅还该感谢萧煊,若不是这场“清君侧”,使苏毅的竞争者削职、流放、羁押或者身死,她未必能顺顺当当坐上相府苏家家主的位子。
汪汪亲爹主要仇人呜呼,却仍旧咽不下这口气,毕竟当年落井下石之人还活得甚为滋润,其中显然包括乱中取胜的苏毅。
他便改名换姓,重返京城,之后一系列计策都很高明,并借职务之便四处收集相府苏家的把柄。话说哪个人向上爬时没拿别人垫过脚?哪个家族扩张势力的时候没染上点鲜血?功夫不负有心人,结果还真的被他“很不小心”找到配得上“欺君”二字的罪证。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严大人可能是有些得意,露了原形,结果在几天之内迅速中毒不治,最后bào病身亡。
汪汪生父出于保护爱子的目的,这些往事并不曾对他讲起。
所以在生母苏毅的反复试探下,确实不知qíng的汪汪得以平安长至二十岁。
那年,成为成年男子的他,依照风俗彻底更改室内布置,在整理父亲旧书房时发现了一个暗格,并从一位粗使老奴那里得到了一把钥匙,打开暗格,读完里面生父留下的笔记,这才再次开启了尘封十数年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