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没有用脚,不然上面得是脚印,偏偏林帆还认真的给他们在信纸最后尾处署上名“四斤、小再”,让他知道是哪个儿子的杰作,张爱国真不知道林帆为什么邮寄这种胡作,不过他看着特别喜欢,心特别柔软,过几年儿子们就都会写信了吧。
看一遍折好都放抽屉里,里面已经不少信件了,家里的,战友的,满满!
摊开信纸,张爱国开始回信,大概意思就是:“你说的事,我同意了!不过不能超过一定范围否则危险将至,谨记!另有事找张坤和李丽。记得照顾好自己不必太累,我能养活你们母子几个,还有照顾好孩子。”之类的,差不多就是这意思了。
张爱国还针对闺女的信,另外写一张回信,不然下次见面闺女得闹他,怪他只给娘写不给她写。至于两个儿的信直接无视,都没有内容的信,咋回?
他根本猜不透儿子想表达的意思!
第160章 包装很重要
一切准备就绪, 林帆在路边cha牌也有人来问, 上面写着五天后小店继续营业。张爱国的信件到的时候林帆都开业两天了,因为种类更加齐全, 林帆的小店生意每日人流量都不错。
林帆阅览着张爱国的信, 心想这个男人还是挺可靠的,虽然里面各种不满指责她不安分, 认为她做的事本末倒置。“不深思熟虑”, 但隐隐含有维护之意。林帆两遍反复看,然后把信件放好,把布票翻出来, 看什么时候去扯两块布给一家子做夏天的衣衫,特别是男人那里, 就做两套好了。
南方这边, 李家宝自从林帆走后就一直在考虑再做打算,不论林帆说的真假,但是有一句话林帆说得对, “人声短短几十载,不要留下悔恨!”
她的恨她的怨,如果不能彻底解决那么这辈子都会被这个心魔折磨,而且凭什么她一家子要落得这样下场?凭什么那些个伎俩小人能一直chūn风得意?不服!
李家宝一直在寻找机会, 一个让自己能暂时当靠山,能借虎势的机会。
从那以后李家宝每天都上山去采摘茶叶,原来的大茶庄已经充了公,因为没有人会照顾和爱护已经跟从前不一样了, 公家采的茶叶也越来越少,质量也越来越差。反正公家的东西,好一点的给国家领导人供应,剩下不好的随便售卖给普通人充水解渴。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个珍贵货,不过想太多也无用,心疼也无用,她早已经cha不上手了!
就跟祖屋一样说是捐给国家,但是谁又会真心维修?那时候打砸留下来的痕迹显得很破败,除了可以住人,里面也已经住满了人。
她现在采摘的茶叶是后来她爹让人另外开山种的,跟正经那片祖传大茶庄老树不能比,数量也很少,如果不是后来家产都充了公,她爹还想着在这里再加大开劈一片茶园来,他说这块地方虽然没有老茶庄那么大,不够好看,但是这里是最适合好茶生长,也许可以生长媲美野茶种的极品!
可惜,才刚叫人种植不久,家里就什么都没了。这里荒废到处长满了野糙灌木,难得茶树还能活下一半,在繁茂的野糙中露出头来。也有当地村民偶尔上山采摘用于夏日降火当饮用品。
一边采摘茶叶一边挥舞着手中的砍刀,把茶树周围的野糙和长得比茶树还高的灌木从砍倒,可惜没有人修理的茶树也产生不了多少好茶叶。
从林帆走后她急忙采一年之中最好的chūn茶,量不多,但是品级却是极好的,用简单的工具小心的制作,花了大力气去保存,如果林帆不要或者永远没想起来,她也要做,种茶制茶已经融进她的骨子里再也忘不掉。
接下来又采摘了夏茶,夏茶也是不错,最适合做红茶,因为有了之前打底,简单的工具制茶也越来越顺手,她们小院子里总是飘dàng着茶香。有人一阵恍惚,以为回到了过去,有人好奇过来查探,李家宝只以夏日上火,给老母亲做茶降火。其他人也没有再怀疑,毕竟他们以前也没有多么人爱喝茶,更不懂茶。在他们看来茶不就是那作用吗?有钱人就爱作!
夏茶收获更多了,因为有了chūn天的采摘夏季长出来的茶叶越来越多,也因为李家宝顺手的修理,所以比之chūn茶来量不但多,品质也不差。
可是还没有林帆的音讯,她手上有林帆的地址,可犹豫很久还是没有写一封信。如果林帆已经忘记或者改变注意她写的信也得不到什么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