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帆在家吗?”林帆脑子“叮”了一下,实在来张家村这么久很少听人叫她全名的。这个声音还挺陌生的。
“在呢。”林帆走出门去,看到三十左右的女人,“啥事啊?”
“我是刘家的,娘家跟你一个村子,不会不记得吧?”来人看林帆疑惑样就解释了。
“哦哦!”林帆笑了笑,本来就没有印象。看样子很早就出嫁了,小林帆以前经常在家苦哈哈闷头的gān活,人家比她大差不多十岁呢,也不会跟她玩,跟人家也就不熟,哪里会有啥印象?
不过既然是一个村子的,“大姐,你怎么来了?”刘家是张家村里的小姓,另外也有姓李的,不过人最多最旺的还是张姓。这,她根本也不走动啊!
“我刚从娘家回来,这不,你娘让我给你带句话,说你姐姐陈美丽这月十五出嫁,到那天让你回去一趟。”
“哦,这么回事啊?来,坐坐,麻烦你还走一趟。”
那人也不客气,走这么长的路腿也累了,没休息就过来通知林帆了,家里姐妹结婚可是大事,万一忘记通知就不好了。
“吃点瓜子吧,自家炒的,就逗个嘴。”
“你那姐姐可是好福气哦,要嫁到城里去了。”说完好像意识到话说错了,说林美丽好福气,岂不是说林帆没福气?当初可是妹妹代姐嫁来着,姐姐却要去城里享福,妹妹还是泥腿子,男人是当兵的,林帆也是种地的泥腿子呗。
虽说林家和张家对外说,当初订亲没说哪个女孩,现在觉得林帆合适,才娶的妹妹,可是谁家不知道谁家事啊!林家村里说啥的都有。
林帆没所谓的笑笑,“那可不是,我姐那人看着就该嫁城里享福呗。”
“你看前段日子不是忙着chūn种嘛,现在闲下来了我这身子也不放便了,没回去看看。不是说年后就放订,接着结婚么,咋到现在呐?”可不是,都新年都过好几个月了,才有消息啊!
“不知道,就回娘家听说了一嘴。”看了看林帆,又住嘴。
“没事儿,你说呗,我现在啥都不知道呢。”
听林帆这么说,究竟是爱八卦占上风,就开始说上了。
原来林美丽要嫁的那人,是家里老小,在人母亲眼里肯定是千好万好呗,怎么能娶个村姑?肯定不能答应啊!
不过据说霍文明倒是对林美丽很满意,母子就这么僵着,婚事也就拖下来了。
据说那段时间林美丽有时间就往县城里跑,人都瘦了好多,本来大家都觉得应该没戏了,都再看林美丽的笑话呢,谁知道城里那家人突然就答应了,婚期就这么定下了,大家各种猜测,不过多数人还是挺羡慕眼热的,毕竟变成城里人,丈夫还是吃公家饭的。
送走同村的刘家大姐,林帆心里也疑惑,想起当初看到霍文明的时候,恨不得眼睛长在头顶上,只看天就好了的样子,就能知道他家人是怎么个行事风格了,那必须是死都不愿意林美丽进门的呗。
林美丽也是勇气可嘉,还没有搞定下来的事儿,就敢不要张家的婚事!
陈jú花曾经夸赞过,霍文明的舅舅在革委会,还是个不大不小的官,无论如何吧,那可是个官呀,多么有面子,比村长都大多了。这也就解释得清为什么霍文明可以在吃香的供销社上班了。
这种家庭,林帆也知道,一般在“革命”运动前也就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庭,甚至是贫困,生活在最底层的那群人,运动给了这些人机会,只要你够狠够毒,揭发、举报、批斗的时候积极表现,那种乱乱的场面,很容易被“看重”,被重用了,人就“翻身作主”了。
一旦一夜bào富,变得好像有了那么些地位和话语权,开始讲究“家世”了。其实内里是怎样的还是怎样。
这样的人家可不好相处,林美丽为了嫁到城里,也是蛮拼的。霍家最终答应婚事,在这个时代要么是“门当户对”,根正苗红;要么嘛,就是不得不娶了。林家倒是根正苗红了,不过就是农村的。这不得不娶的原因嘛可就事大了。
林帆眯眼想了想,想到某种可能,这时代除了讲究出身,最忌讳就是男女关系。如果真是这样,那林美丽嫁进去了,也估计没有好果子吃。
不,应该说,无论是不是那样,林美丽也没有好果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