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女的幸福生活_作者:鬼屋(190)

  “爷爷,中午我们吃鱼和苏ròu面条,我用大骨炖汤做汤头,再清炒一个藕片你说怎么样?当然还有炒腊ròu,你可以尝一些,但是不能多吃哦!”

  “好。”

  老爷子点头答应,这些菜式他都喜欢吃,不过只有鱼ròu和藕片他们可随意吃,别的只能浅尝。老爷子不是不想贪嘴,但是他还想活着抱曾孙子,要是他因为贪嘴而生病看不到曾孙子落地,他都没脸去见老妻和儿子儿媳妇了。

  就在蜜桃他们准备做午饭时,远在京城的水柏和水桦则在厨房里忙着炒菜。

  幸好他们出来之前被妹妹抓着临时教了几个菜,还写了一本菜谱给他们准备着,全是简单的菜式,还多数是蒸菜,可算是帮了他们两个大忙了。甚至为了省事,他们中午会多做一点,把晚上的也一起做了。晚上吃的时候只需要热一下就行了,方便简单省事。

  得亏蜜桃不在,不然就得说他们两兄弟了,有这样省事的吗?不过是炒个菜而已,两个人两菜一汤能费什么事?居然这也能省,真是服了他们了。

  水桦把菜端上桌,水柏端着菜跟在后面。

  两人在京城租了一个小院,一个月要五两银子。小院只有五六间房,虽然贵了点,但是胜在安静,而且这里离府衙不远,安全很重要啊!正是因为这里离府衙近,所以租金才比别的地方高出一头。

  不过对水桦他们来说这没什么,家里还付得起租金,像妹妹说的租金贵点不怕,主要是安全。

  在这里住了一个月,安全是真安全,连个宵小也不敢来。然后就是安静了,这个也很重要。 是在在闹市,外面天天跟过年似的,他们哪里安静得下来读书。

  不过他们没想到京城的物价这么贵,比他们县要贵出一半,幸而还在他们的承受范围之类,两兄弟轮流出去买菜。也不会为了几文钱的便宜去偏僻的地方,直接找到人多的市场买ròu和菜。当然更多的是买骨头,ròu铺老板看在他们是读书人的份上还少收了几文钱。

  骨头熬出来的头不仅喝,还能做汤头。他们不想煮饭时就用骨头头下面条,两兄弟也能吃上两大碗。

  伙食与在家时相比那是一个天一个地没办子比较,但是对水家兄弟来说这都能适应。

  两人来京城时,家里收拾了一堆衣服,包括暖暖的冬衣,还有几件不错的大毛衣裳。京城的冬天比他们家乡还要冷,出门时要把自己里三层外三层的武装好,头上要戴帽子,把耳朵全部遮起来。

  ròu食因为冬天可以放久一点,所以他们向来是一次xing割上二十斤,可以吃上好多天,下雪时不用出门,就留在家里吃火锅。

  没错,他们连火锅的锅子都带了来,在京城正好盘在炕上吃。

  他们一来京城就买了大量的炭,上等炭买了一篓子,然后是中等炭也买了十篓子。多是多了点,但是他们晚上还在烧炕,这点炭也就不算多了。

  妹妹说过,一切都要早早计划好,宁可多计算一点,也不要算少了事后不够用。

  吃火锅时用上等炭,两兄弟还有喝口小酒。酒是家里带着的葡萄酒,妹妹给他们装了四坛子,但只准他们喝一坛子,另外三坛是准备让他们用来送礼的。一个是送给了在京城赵家的旧友,一个是准备在来年两兄弟要是高中后拜见座师时用的。他们家出生贫寒,也送不出什么像样的礼物,只有这酒勉qiáng拿得出手。

  不管怎样,能让座师对他们有好感,就是成功,别的不说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出言说上一句,比任何权利背景都要管用。

  蜜桃也是再三衡量,又问过赵老爷子才让兄长们带着酒上路。

  好在有骡车,几坛子酒带着不没什么麻烦。两兄弟又不走小路,一直沿着官道走,虽然说远是远是点,路上走得也比较好,好歹一路平安到了京城,又趁着天气不是很冷租下了房子,一租就在是大半年。

  现在小院里的厨房窗台上挂满了ròu和骨头,还有一些土豆和红薯等,总之能放的蔬菜食物他们都买了一大堆,像米和面他们就能吃到开chūn。反正冬天也不怕有虫子什么的,现在多买一点,免得年底货物大涨价。

  吃完饭,两兄弟又开始读书,因为冬天屋子里比较暗,他们又买了一大箱蜡烛,视线不好看的时候就在桌上点上蜡烛,一根不够就点两根。有灯罩罩着,光线还是挺不错的。

  一到晚上,两兄弟会默契的收拾好书籍。然后吃晚饭,或是洗澡泡脚。晚上视线太差,他们不会看书,而是拿出纸笔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