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教师1_作者:张君宝(871)

  “郭先生,前几年你出版过一本大概十万字的书,叫做《生或死》,书中批判了唐代诗圣杜甫的虚伪与自私,对吗?”

  郭永生眉头一挑,那可是他近年来挖空心思写就的大作,立论别具一格,从边锋左路出发,观点清晰,辩驳jīng彩,获得不少人赞同,甚至有一些拥护者叫嚣要为他提名去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呼声甚高。不少学者对他的看法并不认可,却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学术界一时呈现泾渭分明的两派。

  “是的,廖老师有什么独特见解吗?”杜甫大诗人忧国忧民,揭露当时社会黑暗,已是历史常识,郭永生却特意反方向行之,滔滔雄辩,以小搏大,以反搏正。当年几所学府的历史系讲师、中文系教授在报纸与他辩论,鲜有能抗之者。这也是郭永生极为自得的一件事,连大学教授都败在我笔锋下,你小小的高中三流老师也想来挑战?岂不是自寻死路?

  学生们兴致勃勃,大感有趣,这些专业知识多数人不懂,只是看他们斗嘴好玩,何况还有盘口可开,看看最终是谁拂袖而去。已经有好事的学生开始录音,而四眼悄悄拿出新买的笔记本进行全程网络直播。

  宫雪琳深感不妥,给校长发了手机短消息。

  “书里又有些什么内容呢?郭先生可否概括一二?”

  郭永生带着qiáng大无比的自信和一往无前的气势,先死死瞪了他一眼,再故作洒脱地说:“众所周知,杜甫是诗人,当时的历史真相我们无从得知,只能从他的诗中所写去了解。先举一个例子,五言律诗《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jì纳凉晚际遇雨》,‘落日放船好,轻风生làng迟。竹深留客处,荷静纳凉时。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此诗写贵介公子的游乐生活,才子佳人,日暮放船,竹下荷间,乌云乍起,老天凑趣,催诗以添雅兴。诗的笔调故作轻松,但作者作为一个陪客,那一份落寞简直可以透纸而出。”

  这首诗在《后村千家诗》里有收录,老廖早已烂熟于胸,问道:“郭先生果然有很高的文学造诣,但这说明了什么?”

  “嘿嘿,你们不是一直说杜甫忧国忧民吗?为何他陪贵公子游玩会如此落寞,是感叹他们不务正业,国家为难之中却狎jì取乐吗?非也?他是恼恨为什么狎jì的那个人不是自己!”

  老廖点头:“这是没错,您请继续。”

  “《晚际遇雨》一共两首,想来你也读过,第二首写风雨骤至的láng狈,雨止归去的萧飒,词句于戏谑中略带讥讽,杜甫为什么看贵公子被淋雨就那么幸灾乐祸?因为他心怀嫉妒!这不是虚伪是什么?”

  老廖当然表示反对:“一首诗就能评定一个人的好坏吗?”

  郭永生淡淡一笑:“光凭一两首诗不能随便做出结论,证据我有的是,《石壕吏》里,杜甫谈到他的经历,说他夜间借宿,听到‘有吏夜捉人’,官吏抽壮丁。家里三子尽役,老头越墙躲藏,老太被官兵抓去洗衣服做饭了。第二天早上,只有老头一人相送。这些qíng节似乎顺理成章,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杜甫那时候在gān什么?借宿主人家遭受恁大折磨,杜甫却躲在屋子里偷听,不敢吭声。他这样还算个男人吗?他为何不挺身而出,保护这对老夫妻?杜甫不是懦夫是什么?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别人收留了杜甫,他怎么可能就这样看着那老妇被官兵qiáng行带走呢?廖老师,您能告诉我吗?”

  叶玉虎大声欢呼:“郭先生讲得太jīng彩了!”就差手里没拿着小红旗在挥舞。

  郭永生微微颔首,心道:“这老师的学生也有见识不凡之辈。”接着又举了很多例子,“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里将年幼无知的孩童斥为盗贼,“安得广厦千万间”中所谓仰视者的同qíng,等等,无一不穿凿附会,将自己心里希望的贬义词qiáng加在杜甫身上。

  廖学兵一拍桌子,先声夺人,怒道:“简直一派胡言!杜甫本就不是圣贤和英雄,诗圣的称号是后者封的!他在有生之年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蚁民式生活,他写诗不是为了卖弄学识,博取功名,而是痛己所痛,这是一种真实的凡人qíng感,每一个人都会有的家国忧思,只不过他的qíng感更细腻了一点。几千年来,我们的科技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流行趋势在变化,但qíng感却是从来没有变过,仍会悲欢离合,爱恨qíng仇,杜甫是平凡人的诗圣,虚伪也好,懦弱也好,反而更衬托出他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