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不逢时_作者:明开夜合(102)

  按着时间顺序,一张一张,串起了她迄今为止的时光。

  最后一张单人照,是她十五岁生日那天拍的,穿着白色的小礼服,一手扶着栏杆,站在楼梯上,微仰着下巴,骄傲而矜持。

  梁景行目光定在这张上面,久久未曾移开。过了许久,他将这张照片抽出,cha。入大衣里面的口袋。

  又往后翻了一页,顿时愣住。

  一张全家福,照片中的姜词不过五岁,依偎在一个年轻女人的怀里。女人眉目柔和,娴静温润——正是姜词画中之人。

  关于姜词母亲,梁景行只是有所耳闻。那时候姜明远生意已起步几年,日子正好过,姜夫人却罹患癌症,撒手人寰。

  他从未听姜词主动提起过她妈妈,从前一直以为大约是姜夫人走时姜词年纪太小,尚不经事,所以感qíng不深。可真要感qíng不深,笔锋哪能日此饱满细腻,分毫毕现。“蝉翼”轻薄,只存一夏,就像她尚未延展就仓促结束的童年时光。

  梁景行不忍再看,深吸一口气,合起相簿,垂首静坐片刻,给谈夏打了个电话。

  ·

  姜词二十岁生日谁也没告诉,悄无声息地就过去了,之后便开始筹备着过年。

  这段时间,她听秦朕的劝告,不再跟画死磕。大理的冬天似乎来得很慢,她无事便去洱海边转悠,一坐就是一个下午。这样下来,有时候反而能灵感突现,完成了几幅颇为不错的作品。

  过了腊月二十六,客栈停止营业,保洁阿姨也早早放假回家了,偌大的客栈,就姜词和秦朕两人。

  秦朕一点没闲着,买来数盆金桔装点大厅,又上上下下贴chūn联挂彩灯。姜词问他何必劳神费力,反正也没别人。

  “年是给自己过的,关别人什么事——你别gān看着,快去画两幅喜庆的画挂着。”

  姜词自然懒得理他。

  除夕当天,姜词喊了一圈没找见人,去了厨房才发现他买了面粉回来,正在擀饺子皮。

  秦朕看她一眼,“都几点了,这时候才起chuáng。”

  姜词伸手戳了戳放在桌子上的面团子,被秦朕打了一下手,“洗手了吗就乱戳。““有速冻的,何必费这个事儿。”

  秦朕“啧啧”一叹,“你日子是过得有多将就,过年的饺子当然要自己包才有意思。”

  姜词洗了手,拿了个面团在手里,问他:“你不是大理人吗,过年为什么要学北方吃饺子。”

  “我什么时候说过我是大理人了?”他笑了笑,忍不住逗她,“……我是昆明的。”

  “……”

  “在帝都待了十年,习惯了。”

  姜词顿了顿,还是忍不住问,“你家人呢?”

  “没了。”

  姜词“哦”了一声,“跟我一样。”

  秦朕忍不住抬眼看她,她微垂着眼,像捏橡皮泥一样搓着那坨面粉,神qíng倒比他还要平淡。

  “别□□它了,”秦朕伸手夺过她手里的面团,捞起一只啤酒瓶子递给姜词,“拿去洗gān净,过来帮忙。”

  姜词以前没自己包过饺子,这时候反正闲得无聊,便依言将啤酒瓶洗净,照着秦朕教的方法擀面皮。最初不得要领,不是太薄就是太厚,要么厚薄不均。擀坏了十多个面团,渐渐掌握方法,速度也快起来。

  她擀了一会儿,往秦朕手里看了一眼。

  “你想包?”

  姜词点头,“我试试。”

  秦朕拿了块面皮,边讲解边示范,“把馅儿放在正中,别太多也别太少,合拢,然后把边捏起来。”他将摊开手,“行了,就这么简单。”

  姜词如法pào制,包了一个圆鼓鼓的,面皮堪堪能合拢,“……”秦朕看着自己那堆匀称漂亮的饺子堆里闯入这样一个异类,“……真丑。”

  姜词毫不气馁,又包了七八个,大小各异神态不同。

  秦朕忍不住揶揄,“挺好,凑一盘,你自己解决。”

  眼看着包了百八十个,怕是都能吃到年后了,秦朕打发姜词去烧水。他加快动作,打算一口气包完剩下的几张,一抬眼看见糖罐子里还有白糖,再看姜词,她正专心致志地涮着锅,便悄无声息地舀了一勺糖,包进最后一张面皮里,又在边上掐了一道作为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