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问李博光是什么想法,李博光想法居然和李妈妈差不多,觉得娶老婆只要她人好就行,她家人怎么样,也不需要和她家人过,更别说是隔了一房的大伯娘了。
至于他曾经对未来对象的唯一要求——漂亮,按照他的说法是:“皮肤好就行了。”
只是李拾光难免想到她前世的嫂子。
是的,她前世是有嫂子的,哥哥不知前世被炸药炸的伤了身体后,也失去了生育能力,这个嫂子一直都没有怀孕,但对于这个嫂子,她感觉复杂的同时又满怀敬意。
嫂子是云省山区里面被卖过来的女子,本来是卖到邻省的山区,不知怎么被她逃了出来,被李妈妈收留,后就一直在李家住了下来,嫁给了李博光。
她说她的家乡实在太穷了,她嫁给李博光之后不仅不愿意回去,甚至把自己的妹妹也从老家带了过来,嫁给了当地小镇上一个大她妹妹十岁的男人。
她说这边日子好。
李拾光第一次见到她,她已经在李家待了十多年,和李妈妈第二个女儿一样,皮肤黝黑,身板结实,很喜欢笑,笑起来露出一口白牙,说着地道的本地方言。
她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家庭,融入了这个小县城。
她并不是个善于言辞的女人,很是腼腆,也很勤劳。
竹子湖的洪水和哥哥的医疗费使李家欠下了对当时的李家来说是巨额的外债,那十多年李爸爸都在赚钱还债中度过,曾经高大的身躯早已苍老佝偻,李妈妈也是满头花白,李博光又失去了工作能力,只能在家门口开了个电器修理店,行动上也需要人照顾。
家里的自行车店早就因为还债被兑了出去,在六叔的帮助下,那时李家已经还完了外债,李爸爸开了个小饭馆,李妈妈在里面洗菜切菜,她在外面端盘子招呼客人,家里家外一把手,打理的紧紧有条。
听妈妈说,她每天帮李博光翻身按摩擦洗,有她在,李爸李妈轻松了许多。
那时哥哥虽身有残疾,状态却还不错,还能和她说笑,说她看起来还和十八岁的时候没区别,叫她回来就别再走了,爸爸妈妈这些年很辛苦,他却不能帮什么。
他说他当年心如死灰,却连死都不敢死。
他怕父母再承受不了任何打击。
他要死了,他父母也就垮了。
李博光除了问她高考问题,还和她说到股市,说深市的股民都疯了。
深市买股票和海市不同的是,他们不需要认购证,但是需要买新股认购申签表,申签表首次发售只要一块钱一张。
“你知道现在认购抽签表价格多少了吗?一百!长到一百了!”
李拾光都惊呆了。
沪市认购证长了五十倍她都认为疯了,没想到深市申签表的涨了一百倍,简直……她已经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了。
“过两天我回来一趟,申签表每个身份证限购一张,没人限持十张,每张中签表可以认购一千股,我明天回来借身份证,你身份证也给我留着啊!”李博光语气极其兴奋。
李拾光高考在五月底,现在都六月了,而股市那个著名的‘8.10’风波就在两个月后。
“不要回来!”李拾光几乎是脱口而出。
“怎么了?”李博光还在兴奋当中。
“哥,我得到消息,股市八月中旬会大跌,不信你看看沪市,从五月末开始就已经在跌了。”
此时的李博光并不很是能听得进去,对他来说,妹妹就是个小县城长大什么世面都没有见过的小姑娘,哪里知道股市的好处。
“我工作好几年,省吃俭用也存不到什么钱,我一个朋友的大舅哥光炒股票一两个月就赚了几万块钱,放心吧,不会有问题的。”
“哥,是真的,你要不等等,你等到八月十五日,如果八月十五日股市不跌,你想怎么炒股怎么炒,我保证不拦你。”
“等八月就晚了!”
“就两个月而已,你连两个月都等不了吗?”李拾光有些着急:“如果股市真如你说的那么疯狂,不可能一个月就跌破的,你信我的!”
李博光道:“如果真像你说的八月中旬股市会跌,那我就更要现在买了,等到八月中旬就全部抛出去。
李博光对妹妹的话只是将信将疑,深市股市已经处于一种极度疯狂的状态,全民疯狂,每天都有几百万人去排队买申签表,在这样狂热的气氛中,很少有人能理智的对待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