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私奔前夜_作者:九紫(85)

  李博光和大堂弟李炜光差了十三岁,李拾光和李炜光差了九岁,和小堂弟也更是差了十四岁。

  婶婶不耐烦地说:“晓得啦,大哥一家都在县城里,我就是想常去走动工作不要啦。炜光上中学还早呢。”

  话是这样说,婶婶却知道丈夫说的话是对的,她也打了以后让儿子去县里上学住在大伯家的主意,她还等着自家儿子以后也考上大学,她也这么风光呢。

  侄女考了省状元固然值得高兴,要是自家儿子脸上不是更有光。

  她仿佛已经看到未来儿子考上状元的qíng景,白净的面庞上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第二天,晨光熹微,李爸爸DuangDuangDuang敲着李拾光房间门。

  他可能是太激动了,完全没有李拾光时辰还早,李拾光还在睡觉动作就要轻点的意识,qíng绪亢奋地将门敲的梆梆响:“飞飞!飞飞起来了!”

  李拾光用枕头将头捂住,也挡不住李爸爸的魔音穿耳,只能无奈地起chuáng开门,半阖着睡眼满脸纠结:“爸,你也太早了吧?这才几点啊?”

  “傻闺女,祭祖就要早,要越早越能体现我们对老祖宗的重视。”李爸爸掀开李拾光的帐子,用芭蕉扇的手柄在她腿上敲了敲,拉着她胳膊推着她背拽她起chuáng,哄道:“乖,听话,赶紧起来洗脸去祠堂。,一会儿你四伯他们就来了,别让长辈们等你。”

  没睡好的李拾光烦躁地用双手揉了揉并不杂乱的头发,将头发揉的乱蓬蓬的。

  李爸爸见逐渐懂事的女儿做出如此孩子气的动作,不禁慡朗地笑了起来:“快点来啊,别让人等你!”

  李拾光上半身往chuáng上一倒,李爸爸无奈道:“你怎么又躺下去啦?快起来!”

  李拾光用头不轻不重地磕了两下凉席,才中气十足地‘哈’一声,jīng神焕发地赶紧换上衣服,去外面的水池旁刷牙洗脸。

  农村老家没有自来水,院子里有口井,夏天井水清凉,手放在水里舒服能哼出声来。

  李拾光刷完牙,用井水洗了把脸,整个人都清醒了。

  涂了护肤霜,将头发扎成马尾,刘海也全部都捋上去,露出一张白净俏丽的面庞来。

  她上身穿着一件浅粉色及膝长裙,身姿纤长挺拔,肌肤白嫩细腻,俏丽不失活泼。

  站在人群中的李爸爸只觉得女儿犹如鹤立jī群般耀眼。

  他与有荣焉地挺了挺胸膛,走过来领着李拾光:“飞飞,快叫人!”

  李拾光礼貌乖巧地将村长书记叔叔伯伯们叫了一圈。

  她理解老爸这种微妙的虚荣心,也乐意在外面给老爸撑面子。

  之后就是族长他们带她进去,在祖宗牌位和塑像前,一个一个的上香跪拜,村长还慷慨激昂地在祖宗们面前念了一篇他们昨晚上写的祭祠,还是文言文的,大致意思就是今李家有女拾光,自幼聪慧好读书,恭谨端敏,毓质令名什么的,后面是她考上省状元的成就等语。

  族长李四伯容色庄重地从祠堂内抽屉中拿出一个木盒子。

  李爸爸赶紧倒了清水在砚台里,让李拾光来磨墨,李拾光表qíng也十分严肃,墨磨好后,由书记的儿子,也是村里比较有学问的一个知识分子执笔,在族谱上二房李建国下面,李博光名字的旁边竖着写上:女 李拾光。

  ******

  李拾光是李家村唯一一个上了族谱的女孩子,李爸爸容光焕发,一脸与有荣焉的喜悦。

  这是大喜事,全村人都出动了,一阵铺天盖地的鞭pào礼花之后,一行人全都去李家道喜,来的人基本都带了红包,还有些是送了衣服或红被单的,关系近些的就在厨房帮着忙酒做菜,叔叔伯伯们都过来帮忙送碗筷送桌凳。

  上午十点多的时候,一辆黑色汽车缓缓驶入李家村,众人一看到汽车,全部热qíng的迎了上去,李爸爸也不例外。

  来人正是李爸爸的发小——李建军。

  李三伯一下车就让儿子去小店里搬礼花响pào了,马路两边摆了一排,顿时礼花绽放,鞭pào齐鸣。

  李六叔夫妻和大儿子都来了,他小儿子比李拾光小一岁,正在读高一,还没放暑假。

  李六叔家大儿子叫李朝光,比李博光小一岁,比李拾光大三岁,是个皮肤白净气质斯文的青年,穿着白衬衫,带着个金丝眼镜,和李六叔长的一模一样,几乎就是个年轻版的李六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