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臣_作者:桃桃一轮(27)

  再见?再见只怕又不知道等到猴年马月。

  齐丹嫣这下子知道自己和项岁瞻是做实了潘金莲和西门庆,也体会了戏文中才子佳人那qíng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感觉。她十四岁就进宫,从未被皇帝临0幸,方才和项岁瞻几番云00雨,才知其中滋味。项岁瞻更像一根倒刺,扎进她的心里,拔也拔不出来了。至于第二日回宫后,锦绣讶于她亵00裤上怎么有血,她只能若无其事骗她们说月事忽然来了。

  ☆☆☆

  恭亲王一脉被连根铲除,小皇帝敬轩的政权暂时得到巩固。齐丹嫣依旧垂帘听政,许多政令由中书省拟好,jiāo给中书令修改,敬轩只要拿起玉玺往上面一盖,就是一道圣旨。齐丹嫣等着盼着敬轩亲政那一日,她想着,到那时她就可以呆在后宫安安静静绣花,比如绣一个香囊,做一件袍子什么的,找个由头赏给项岁瞻。

  齐丹嫣的心理属于典型的小女儿心态,在宫斗惨烈之时她想着要明哲保身,在攀上高位之后想着相夫教子,她不适合当太后,当初若是在蜀地早个门当户对的婚配了,她也就跟所有小姐们一样,嫁了平平淡淡过一生。

  上朝时她会见着项岁瞻,痴痴傻傻盯着他看上一会儿,退朝后就很哀怨地不得不回宫。她很有心计地怂恿敬轩再出宫玩玩,可是作死的小皇帝最近迷上了地道战游戏——他不知又从哪里听说皇宫都有若gān条秘密地道,真那么倒霉亡国的时候,皇帝可以从密道逃生,他日卷土重来。于是乎,年满九岁的敬轩热衷于在皇宫里找地道,连老鼠dòng都要挖开来看看,因此令多少老鼠流离失所、妻离子散。

  偶尔她同敬轩一起看折子的时候,遇上项岁瞻恰好有时禀告,两人还是可以见上一面的。只不过,那时有敬轩和其他大臣、太监在场,只能居于礼数,一个高高在上,一个始终垂首看着低处。以“臣叩请吾皇万岁,太后千岁”开头,以“臣告退”结束。谁都不知道,一进来就跪着行礼的威远将军和太后娘娘曾经不分你我地鬼混、不能描写的部位还连huáng0bào地在一起呢哦呵呵呵~~~这么一来,敬轩还有点像当年的嬴政小朋友。

  敬轩比之嬴政,没有搞焚书坑儒,反而特别尊重文人,还经常虚心向朝中文官请教,提出“物质和意识谁决定谁”、“月饼好吃还是月亮好吃”、“先有jī还是先有蛋”等等诸如此类富有哲学内涵和人文关怀的问题,让文官尤其是帝师抓耳挠腮、苦心思辨,还是不得其解,纷纷夸小皇帝天资聪颖马勒戈壁。

  一天上朝时,百官议论的话题围绕着三年一次的秋闱,勾心斗角地想把关系户派驻到南北直隶和布政使司驻地当巡考官,自己则想争夺来年三月会试的主考官,好大捞一笔。敬轩想的则是放榜时桂花就开了,又有桂花饼吃了好高兴哈哈哈~于是,心不在焉的敬轩信口开河:“考官怎么滴也要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你们说派谁就派谁?这样吧,秋闱之前,你们也来一场考试,谁考得好,谁就当主考官。”

  百官面面相觑,感觉公平正义像太阳一样光明。

  齐丹嫣向来助纣为nüè,竟也觉得这个主意非常好,“各位大人们平时日理万机,可能没时间准备策论,就考写诗吧。三日后每人jiāo一篇七言绝句,要求题材不限,立意高远,坚持原创,谢绝抄袭。”

  “太后圣明!”百官跪地而谢。

  敬轩兴致勃勃,“在场的各位都要好好写,谁的绝句最符合朕的口味,谁就是来年会试的主考!”

  合你的口味?多加点芝麻酱就是了。

  下朝后,武将们显得有些落寞,文官们倒是信心满满。他们平日里本来就互相看不慡,文人相轻嘛。要知道,除了几个高gān子弟,其他谁不是经过了乡试、会试甚至是殿试才踏入了着金銮殿,这么多年没考试了,刚好借此机会证明一下自己。他们根本没把那些武将放在眼里,所以武将落寞之后忽然觉得轻松起来——反正我们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有种来比武!

  三日后,百官将自己的诗作jiāo给皇上制定的执笔太监们,执笔太监把试卷上的名字用号数代替,又抄写了一遍,装订好了拿给敬轩和齐丹嫣看。

  敬轩和齐丹嫣借此过了一把高考阅卷老师的瘾。

  当然,他俩其实水平很有限,从没想过要当会试主考所以没有参与写诗的帝师,内阁大学士傅雅治也参与了评卷——也算找了个真正懂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