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女儿对不起您和爹爹,也对不起沈家……”沈清瑶垂下眼睛,念起自己如今不仅跟随了周怀安,还为他怀着孩子,想起这些,便觉无颜面对自己的母亲。
“瑶儿,这些都是朝堂上的事,你不用多想,也别自己难为自己。王爷念着你怀了孩子,思念母亲,这次便派人去京师,甘冒大险的接了娘亲出来,足以见得王爷十分的爱重你,再说如今这势头,朝廷节节败退,王爷取得天下,也不过是早晚的事,等到王爷成就大业,有你和你腹中的这个孩子,咱们沈家,自然还会恢复先前的荣光。”
沈母说着,眼睛越来越亮,似是已经能瞧见周怀安问鼎天下,沈氏一门权势熏天的日子。
语毕,婶母的目光落在了沈清瑶的小腹上,微笑道;“娘现在就盼着你这肚子能争气,给王爷生个儿子,咱们沈氏,也就有了指望。”
沈清瑶听着母亲这般说来,非但没有如她一般喜悦,反而心里却是沉甸甸的,越发沉重起来;“娘,您这次离开京师,消息定会传到皇上耳里,女儿只怕,皇上会为难爹爹……”
“这倒不至于,娘亲走的十分隐秘,先不说皇上不定会知道,就算他知道,这一年多来他也不曾为难过咱们,想来即使知道娘亲离开了京师,最多也不过是将沈园看的更紧些罢了,没事的。”
话虽如此,然而沈清瑶想起远在京师的父兄,姊妹,还是十分担忧,恨不得能将亲人尽数留在身边,才能安心。
☆、171章 我却错了这样多年
晚间。
周怀安回来时,就见沈清瑶正倚在chuáng榻上,给腹中的孩子fèng着一顶虎头帽。
她如今已有四个多月的身孕,腹部微微隆起,腰肢却仍是纤细的,她只穿了一身丝质寝衣,绵滑而柔软的料子,因着怀了身孕,她的身子比起之前要更丰腴了些,越发显得玲珑有致。
瞧见周怀安回来,沈清瑶便是笑了,她搁下手中的针线篮,向着男人迎了过去。
“小心。”周怀安大步走到她身边,稳稳的扶住了她的身子,瞧着她日益隆起的小腹,简直让人喜不自禁,男人刚看了一眼,笑意便已是不经意的染上了眉梢与眼角。
“怀安,你怎么想起,要把我娘从京师接来?”沈清瑶握住了丈夫的手,昂起头向着他看去,她的眼瞳柔软似水,美如清梦。
周怀安揽着她的身子,将她带回塌上坐下,这才道了句;“你如今怀了身孕,身旁也没个得力的人照顾,将沈夫人接来陪你,我也能安心打仗。”
沈清瑶唇角一弯,透着清甜,可想起远在京师的父兄,只让她仍是有些不安的开口道;“怀安,你这次将娘亲从京师悄悄的接了出来,若消息传进皇上耳里,会不会惹怒他?”
周怀安捏了捏她的手心,“不会,沈夫人离京的事十分隐秘,除了沈家的人,没人知晓。”
沈清瑶松了口气,轻声道;“爹爹和哥哥还在京师,我真怕,皇上一怒之下,会难为他们。”
听沈清瑶如此说来,周怀安的眼神微微一变,他揽上沈清瑶的肩头,将她拉向自己,低声说了几个字来;“不会,你放心。”
沈清瑶点了点头,将身子倚在丈夫的怀里,剪水双瞳中慢慢儿的浮起几分追忆,“怀安,我们家只有哥哥一个男孩儿,从小,爹爹就对哥哥十分严厉,但对我们这些女儿,爹爹一直都十分宠爱,直到现在,我都还记得,我小时候发了高烧,夜里有人陪在我身边照料我,我本来只以为娘亲,可等睁开眼睛,才看见那是爹爹。”
周怀安没有出声,揽在她肩上的手,微微收紧。
“还有哥哥,我们是一母同胞,更是要亲近些,小时候,每当哥哥得了些好玩的,好吃的,他都会拿回来给我,我及笄那年,他还送了一支簪子,就是后来…落到你手里的那支。”
沈清瑶说起往事,不免生出几分感慨,自当年自己从外租家省亲回京,到此时也不过区区四五年的功夫,却发生了如此多的事,只让人觉得跟过了半辈子似得。
而那一天,救下自己的人分明是周邵,可她的簪子,却偏偏落在了周怀安的手里,兴许冥冥中,早已刻下了她与周怀安的这段缘分。
想起周邵,沈清瑶心里仍会浮起淡淡的惘然,她轻轻摇了摇头,只盼着将旧事忘却,一心一意的,珍惜眼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