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23、归来 …
九月一号,过了五岁生日虚六岁的乔小麦参加了入学考试,以双百的成绩成了一年级最小成绩最好的小学生。
沈兰香听说了便带着玉梅来找乔夏氏,说:娘,麦麦才六岁就上一年级,玉梅八岁才上育红班不合适吧,你让幺妹跟校长说说让玉梅也上一年级,两姐妹上学下学也好有个伴。
她是上过学的,也知道女孩有点文化将来到夫家也能说上话,以前她一门心思想生儿子,对两个女儿不上心,如今有了儿子,才想起若女儿嫁的好,也能帮衬弟弟帮衬娘家,再来麦麦也是女娃,若玉梅这个做姐姐的被妹妹比下去,村里人背地里指不定怎么笑话她呢?
因为温岚,乔夏氏对郑幺妹的态度明显比以前和善,若麦麦再比玉梅出息,乔夏氏的心就偏到老三家了,这可不是好事,婆婆手上的压箱老货,可不能让老三家夺了去。
乔夏氏有些为难,说:玉梅没上过育红班,怎么好直升一年级,学校能同意?
沈兰香说:怎么不同意,麦麦只上了半年育红班,年龄不够还不是上了一年级,玉梅至少年龄够了,再说,育红班也没教啥东西,还不是哄哄孩子,打发日子,玉梅都八岁了,再在育红班耽误一年,就成大姑娘了,让她跟一群比她小的孩子一个班,多丢面子啊,您老脸上也没光不是。
乔夏氏最是好脸面的了,想想叫来了郑幺妹,让她帮忙将玉梅弄进一年级。
郑幺妹听了,知道沈兰香多半是想省下育红班的学费,似笑非笑地看了她一眼,说:嫂子,学校对教师子女是有优惠,年龄上也有所放宽,可入学流程还是要遵守的,麦麦上一年级是通过入学考试,成绩录入学籍的,玉梅想直升一年级,可以啊,通得过入学考试,只要jiāo足学费,不用我说学校也收。
沈兰香被指责,脸面有些挂不住,讪讪道:“要是玉梅能通过入学考试,还找你这个婶婶gān嘛?我知道你对我有意见,还为农忙的事生我的气,我不就发发牢骚,gān活时也没少出半分力,”
郑幺妹撇嘴,腹诽道:我也没少花菜钱。
“是啊,幺妹,你二嫂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对你对孩子都没存坏心思,你就算不看在你二嫂的面上,也看看玉梅,她比麦麦大两岁,却比麦麦低一级,人家得怎么看她,班里的同学还不戳着她的脊梁骨骂她笨蛋啊,这对孩子的成长不好,”乔夏氏帮腔道,家和万事兴,两个媳妇吵架,她夹在中间,不好做人,尤其这三媳妇自打农忙那次发威后,越来越qiáng势,不好拿捏。
“你们现在才想起孩子八岁了,早gān嘛去了,去年我说让玉梅上学,你们谁吱个声了,现在怕人说她笨,对她成长不好,想直升一年级,别说我没本事把她弄进去,就是人校长给我面子,让玉梅上一年级,她能跟的上趟?育红班教的东西是不多,但都是基础知识,这就跟地基似的,没打结实打牢固,盖的房子都不牢固,”郑幺妹气道,声音不免高了两度,没见过这么爱面子的妈妈和奶奶,怎么就不从孩子自身考虑,一味想省钱,跟别人攀比,也不想想这样做到底对孩子好不好,适不适合。
“有什么跟不上趟的,育红班能教啥啊,不就是字母拼音、阿拉伯数字,这有啥难的,你家麦麦几个月就能掌握的东西,凭啥我家玉梅要làng费一年的时间去学,你不想帮忙就直说,何必拐弯子骂玉梅笨,指责我不负责任,”沈兰香也恼了,扯着嗓门嚷嚷道,“你不就是想让麦麦压着玉梅,好让邻里间夸你教女多有方,哼……我是没你有文化,可也不是个粗俗目不识丁的人,若玉梅一直养在我身边,不见得比麦麦差,你不想帮,我还不愿意低声下气求你呢?我就不信,没你帮忙,我家玉梅上不了学,”
说完,腰一扭,气呼呼地走了,回到家,就让乔二伯拎了两瓶酒两包白糖去了校长家,硬是磨着校长让玉梅上了一年级。
郑幺妹听说后,除了无奈还是无奈。
乔小麦乐了,心想着:二伯母这次大出血还不得肝疼肺疼好一阵子,估摸着得嫉恨她家郑幺妹好一阵子。
名单和成绩出来后,纪晓云将自己关在房中,气得用新发的书本拍打着桌面,啪啪作响,她语文一百、数学九十八,班里排名第三,以往成绩不如她的富三居然考了个双百,跟乔小麦并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