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贤妻_作者:闫灵(41)

2017-09-11 闫灵 种田文

  结果三兄弟都被摆平了才回屋。

  李政然吐完酒、昏睡前与妻子jiāo待一声,“明早记得叫我起来,与你一起送你的哥嫂。”说罢扑通倒在被子里,再也没醒过来。

  看着他的睡容,莫语忍不住勾起唇角,这个人啊——做人也太过周道了,不累吗?

  倚在丈夫身边,摸摸他的额头,对自己的隆起的小腹喃喃道:“希望你是个女孩,可以陪着娘,可又希望你是个男孩,至少以后大了能帮你爹爹一些。”

  人活在世,如意是偶然啊,不如意才是正常,谁知道前面会发生什么事呢?

  ***

  隔日一早,早饭没来得及吃,李政然夫妇就动身去送莫家人。

  莫家这次是由莫语的大哥和大嫂来参加酒宴,送礼金之余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少野物,给自家妹妹补身子,知道妹妹有了身孕,莫家全家都高兴的不得了,不管怎么说,有了孩子就有了保障嘛。

  待打马回城时,李政然实在是宿醉的难受,仰在马车上,枕着妻子的双膝不想动弹。

  四野静寂,极目之处尽是残雪和荒糙,唯有马蹄哒哒的响动,以及车辕偶尔的吱呀声——

  李政然看着车帘外的荒野道:“过年时,你来大营吧。”他年前再也没有假了,不能回家过年,

  “好。”她很高兴他能邀请她,“大营里能让进吗?”

  “营外有驿站,可以住到那儿。”最重要的,他们可以一起过新年。

  知道他头疼,伸手帮他轻轻按压,“银票你还打算给娘么?”两万两银票的事全家可都记着呢。

  “给吧。”在所有人都知道后留着也没什么意思,本来也是为了最坏的qíng况做打算,别最坏的qíng况没发生,后院就先起火了,为了点钱闹的家宅不宁,不值得。

  “其实,有时候我也能理解娘的苦衷。”她也有娘家,娘家的嫂嫂也会说闲话,会想占便宜,人嘛,总是自私的,“做人家的女儿、媳妇都没那么简单。”

  李政然闭着双眸笑笑,抬手捏捏妻子的小下巴,“谁都不容易。”当人儿子、照顾一家老小也不简单,尤其眼下这时局,他最担心的就是发生战乱,这一家老老少少的要怎么办?“如果会打仗,而我又不在你们身边,你会怎么办?”

  莫语想一想,“若真得打仗了,除了躲避,我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是尽人事吧。”

  尽人事?确实如此,“若真有那一天,你记住一件事就好——不要慌张。”无论战场上还是生活里,慌张是最大的敌人,这是他的经验,可他毕竟是身经百战的军人,而她却是个手无缚jī之力的小妇人啊。

  所以百姓们在乞求全家福禄寿时,也会祈祷国泰民安——

  ☆、十四 她也很番

  十四她也很番

  钱诗诗孕后很少再出门,反倒是原本内向的欣乐常出去。

  由于三嫂的缘故,欣乐与阳城不少闺秀有了jiāo集,进而熟识,以前在七番镇时,母亲不同意她出门,因为没多少值得教的闺中之友,如今不同了,认识的人不一样,吴氏也降低了对她的限制,家里赋闲的小马车几乎都是她一个人在用。

  年关将近,姑嫂三人到六和街的大通绸庄里买衣料——这是莫语嫁进来四年第一次置办这么昂贵的衣装,果然是背靠大树好乘凉,有了李政然后,她在李家的地位也提升不少啊。

  自从与阳城的闺秀有所jiāo集后,李欣乐无论在眼光还是气度上都有了改变——当然是往好的那边,选衣料的眼光绝对独到。

  她虽内向、胆小,但却有个聪明之处——站在母亲背后从不出来,从不与嫂嫂们有所冲突,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在现在和将来都受到娘家的保护,所以即使母亲与嫂嫂们有不开心的地方,她待她们依旧如常。就像上次与大嫂莫语的那点小事,在气闷后,她还是主动往大嫂房里送了两身亲手fèng制的婴孩衣服,算作道歉、或者握手言和的诚意。

  莫语自然也不会小家子气到不原谅她,何况她还是婆婆最疼爱的小女儿,与她不对路就意味着与婆婆不对路,未免自己的日子在水深火热里挣扎,她自然也不会轻易与这个小姑子jiāo恶,前提只要她别做得太过分。

  “大嫂,我老早就看好这紫缎子配你的肤色。”欣乐翻出一匹淡紫的锦缎,难得能对莫语这么热络——父亲去世,大哥回归,她心中明白不能太不顾大哥这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