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不是做官的命_作者:文理风(22)

  李氏:……

  夫君,您都等儿子娶媳妇了才想起教育儿子,是不是太晚了?

  第十一章

  林父一回来,林家就仿佛找到了主心骨,各种停滞的事qíng都被按了快进键。

  林父先把家里留守林管家和几个账房叫来,把这些日子的账目清理妥当,又见了一下本地来请安的各个分盐号的掌柜的,把今年的要求传达下去,然后又约了王家老爷子商量林清的婚事。

  林父隐晦的把将要分家的事给王老爷子提了一下,王老爷子立刻闻弦而知雅意,主动把其中的一些还没来的及打大件家具换成银子,毕竟家具是要照着屋子打的,换了屋子就显得不大讲究了。

  对于林父想要提前分家,王老爷子是一百个赞成,虽然听说林家两个兄弟俩关系不错,可谁知道具体qíng况,再说,就算兄弟关系好,这妯娌,婆媳关系难道是容易的,尤其再加上钱的问题,哪里比的上分出去妥当,再听说林父打算下重聘礼,王老爷当即表示,把女儿的嫁妆弄厚三层,并且多放银子、田产和铺子等以便两小口好关起门来过日子更宽裕。

  由于一些大件家具不用打了,所以两家准备婚事的时间更充裕了,两个人对着huáng历商量了一阵,就定下了十月初十的好日子。

  林父回家把这件大事告诉李氏,于是李氏立刻带着林淑忙了起来,甚至连小李氏,也在做完月子后,过来给婆婆搭把手。

  而林清,虽然是他娶亲,可他只用在娶亲那天去迎亲就可以了,反倒闲的发慌。

  ……

  两个月的时间眨眼而过,明日是林清成亲的日子,所以今儿林家众人一大早就起来打开大门,等着王家送嫁妆。

  成亲前一天晒嫁妆,不仅是从古至今的成亲必备的习俗,更是显示女子身份地位和娘家重视程度的一种标志。

  而王家这边,看到吉时已到,就先在门口放了高升(一种冲天鞭pào),然后鞭pào锣鼓齐响,引出一台台早着提前摆在前院的嫁妆。

  随着一台台的嫁妆跨门而出,唱嫁妆的开始唱嫁:

  “huáng花梨攒海棠花围拔步chuáng一张”

  “酸枝三屏风罗汉chuáng一张”

  “酸枝美人榻一张”

  “琴桌一张”

  “书桌各式几案”

  “紫檀八仙桌一张”

  “huáng花梨顶箱柜(内附纹银五十两)”

  “huáng花梨立柜(内塞满棉花)”

  “楠木书柜(内放儒家《论语》一册;佛教《金刚经》一册;道教《道德经》一册;皇历一册)”

  “楠木多宝格一对(内放金、银元宝各一对)”

  “ 豇豆红瓶一对”

  “huáng花梨连三横柜”

  “樟木箱子四对(内装皮、棉、夹、单、纱等四季衣) ”

  “楠木匣子八对”

  “梳妆台一座衣架”

  “铜盒架(上挂布掸子、铜鞋拔子、鞋刷子、蝇甩子等物)”

  “嵌螺钿huáng花梨炕桌一张”

  “ 嵌螺钿huáng花梨金钱柜一对(内装金锭五十两)”

  ……

  而大门外听到锣鼓声,早就聚满了看晒嫁的人,看着一台台出来的嫁妆,羡慕的议论纷纷。

  “这王家果然财大气粗,家具居然用了清一色huáng花梨,睡榻居然还用了酸枝的!”许多别的街围观的人羡慕的说。

  “王家经营布庄这么多年,如今家里就一个闺女,怎么可能不好好陪嫁。”一同过来的人说。

  “这陪嫁虽然看着贵重,可也中规中矩,王老头那么疼闺女,只怕后面有大头。”本街身份相当的富商说。

  “看这样,后面只怕有田产和铺子。”

  “田产和铺子肯定有,不过就看多少了。”

  当然也有几个不和谐的话夹杂在里面:“这王家的嫁妆也不怎么样嘛!”

  “就是,这些都是死物,就算用料再好有什么用!”

  “都是老姑娘了,才备这点嫁妆。”

  旁边的一个老人家有些听不下去,皱着眉训斥道:“嘴上留德,王家不过是拒了你们几个的提亲,你们就在这里说三道四,难道你们几家大人就一点家教不曾教导你们!”

  几个年轻人刚要反驳,却发现这个老头是这里的里正,不由愤愤的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