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1976-2016_作者:绿角马(51)

  到年底12月中旬的时候,大国再请假,把女儿接上回上海,22号冬至,老爷子落葬。完事再把女儿送回学校,自己回家。

  回来后告诉小贵:“阿姆的遗属级别、待遇都定了,医药费、丧葬费全部报销,慰问费、抚恤金也都给了。”小元虽然xing格嘻嘻哈哈的,但做事不马虎,一笔一笔费用罗列的仔仔细细。“阿爹丧礼还有墓地的费用他自己的钱就够了,留下的钱和东西都jiāo给阿姆,阿姆自己也有私房钱,以后月月领遗属费,钱上面不用我们cao心。不过我们几个商量过了,以后每年儿子拿两千,女儿拿一千,生日忌日做法事、庙里供阿爹灵位阿姆延生牌位、还有要烧的锡箔、纸钱、贡品什么的,都从这里出。谁要想进孝心,另外自己给阿姆。”

  这是婆家的事儿,小贵觉得自己没什么好多嘴,“挺周到的。”

  “阿姆这几个月,多数住小英那里。”前年小英单位改革,给了她四万块钱买断了岗位。上海这里不叫下岗,叫买断,买断后自己jiāo三金,中间没有什么下岗工资、补贴,要到退休年龄再开始领退休工资。小英今年才四十三,不过她手巧,用毛线织的小孩衣服鞋帽特别鲜亮喜庆,买的人不少。她也乐得在家里待着,挣多挣少都行。小莉也五十了,再有一年就要退二线。小元四十八,还在房管所,这几年新楼盘一座一座起来,他管新房质量验收,油水很足。大民是搞科研技术的,这几年总跑西欧。

  小贵不明白大国说这些gān嘛,只好说:“大家都挺好的就好。”

  大国深深地看着妻子:“贵儿,我想回上海了。”

  小贵一呆:“啊?”

  “阿爹没了,组织上问阿姆有什么要求,阿姆说,能不能让她在内蒙古的儿子回来,给她养老。”

  ……,好半天,小贵开口:“老太太要你回去?”

  大国叹息:“她一直觉得对不起我,十七岁就下乡了。在她眼里哪里都没有上海好,内蒙古穷乡僻壤,什么校长啊医师啊都是在吃苦头,终究是回上海好。而且……”

  “而且,你也想回去。”

  “对,我想回去。”

  “组织上同意了?”

  “同意了,给民政局打了报告,民政局又给公安局户政打申请,已经批了。派出所通知,最晚明年过完chūn节得去jiāo材料。”

  “退休材料?”

  “嗯,还有当年迁出上海的证明,和阿爹阿姆的父子母子关系证明,还得有阿姆签字的入户同意书,小西是产权人也得签字同意。”

  小贵心里乱糟糟的:“那我呢?”

  “我户口一迁回去,你丈夫和儿子都在上海,女儿户口在学校,你在原籍没有直系亲属,一退休,直接投靠,户口就能一起回去。”

  “小西呢?”

  “唉,她不行,超过十八周岁了,而且户口在大学里。不过她有文凭,毕业后可以走人才引进。再说几年后的户籍政策谁知道,总会有办法的。不过你得在她上学期间把户口办回去,否则如果她毕业户口不能进上海,你在异地有成年儿女,就不能投靠我们了。”

  原来丈夫都想好了啊。小贵久久没有说话。

  大国等了好一会儿,终于道:“贵儿,你一直知道我想回去的。”

  是啊,我一直知道。“你是什么时候知道这事儿的?”

  “咱们在上海的时候小元就跟我说了。老娘没跟人家争待遇,连阿爹悼词上用的几个称呼都没跟人家争,就是想把我的户口弄回去。那时不说,是因为上面不一定准,现在有准信了。”

  小贵有些失落,有些意外,又觉得意料之中。这一天早晚要来,本来以为至少要等到女儿大学毕业后才考虑,现在不过是提早几年而已。“回就回吧,你先回。我等小西大四了再迁户口,小西毕业了我和她一起回去。”在岗工资比内退工资要多三分之一,退休了,就得靠退休金过日子,一点活钱都没有了,自己能再多gān两年就多gān两年吧。

  大国心里是不想和妻子分开的,可他知道这样最稳妥,只得同意:“就这样吧。”

  第24章 第二十四年:1999

  三月份的时候大国的户口迁回了上海。单位这里手续和jiāo接都很顺利,只文教卫生处处长觉得有点可惜,毕竟是自己培养出来的亲信。小包被大国弄进了处里,管小车班,其余亲近的人也都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