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唐_作者:青眉如黛(352)

  “史朝义要想把马车驶回来,除非是马骑他,而不是他骑马!”如此刁钻可恶的非郭家老三莫属。

  “什么……做什么啊?”大嫂不懂了。

  “你们欺负——”我看他们一往山脚去就懂了,这帮人又算计了史朝义一道,乘他出山去金塔县城,推了合黎山被炸后坍塌的乱石到山下,堵住了回来的必经之路。一时忿忿,一跺脚,结果抱了脚哀哀呼痛。“哎哟小心着点呀。史朝义很有能耐嘛,史公移山去好了……呵呵……”大哥打着哈哈一手扶我往回,一手揽着大嫂上船。“你们又欺负史朝义?”大嫂接下半句,为我不平。“又?老婆你怎么这么说啊?赶夜路多辛苦,我好心让他在县城宿一晚嘛!呜……呵呵!哈哈!”大哥举手示意无辜,只是最末忍不住bào出一肚坏笑。

  果不其然,日落风起yīn霾,傍晚一场大雪,入夜时大家围桌涮ròu火锅,闵浩越呆脸越臭,最后我包了生ròu生鱼和蔬菜,再挑了只小火炉让他们回帐另开炉灶,朝英抱着闵迥扯着闵浩出舱,一开舱门,外面一片茫茫。大家gān了最后一杯酒早早散去,大嫂多喝了我的那份,双颊红艳,眯着眼嚷着口渴。“这雪那么大,明天那些石头要是结冰封了路就更难搬了。”我喂大嫂喝茶,大哥把舱让了我们,自己理了被子准备出舱去船另一头与三个小孩同睡。“大哥,你支开朝义哥哥,是有什么事吗?”我叫住了他,他向外看了看天色,嗯了声。“大概明天,李豫就到了。”他说。

  “李豫说要见你一面,我跟你大嫂沿着石羊河往下想侥幸找找郭曜和李氏,一路上接了他手谕七道,后来我回灵州安顿家里,仆固怀恩和郭旰又在路上截到我,口谕圣旨都有,他要见你!”大哥扯了扯嘴,歪头看我发上,“那支钗呢?扔了?”

  我下意识去撸发,发已长及背上,只是那钗早已不在,即便是在,时光如何倒流。“哥哥你说,你说我们真的是因为那支钗穿越到唐朝?这可能么?怎样解释?怎样用可以让人接受的科学……或是理论,来解释这种……穿越?”我问得自己都觉得无稽,因了一支玉钗穿越古代,若不是亲身经历,恐怕任何人都会笑为天方夜谭。“讲讲我的想法,第一,祁连山古墓。”大哥颇有兴致盘腿坐地,他从碳盆里挑了根碳条出来,浸了茶里放凉在地上画了阿拉伯数字“1”,接着写下“祁连山古墓”五字。

  “从前生意上的事你从不接触,你只知道郭氏做古董生意对不对?坦白告诉你,郭氏的上家可不是普通的收藏爱好者,只有傻子才会从一个爱好者手里买了古董再转手卖给另一个爱好者,我也不喜欢做牵线搭桥收收中介费的单子,来钱太少太慢,我要这么做生意早关门打徉带着你去讨饭。我比较喜欢收摸金校尉倒出的明器,摸金校尉是古代一种地位低微的职位,据说由三国时曹cao发明,曹cao任命一些有奇yín技巧懂风水八卦的人为摸金校尉,专门从事挖掘前朝皇家古墓好得些收益补充军饷。动词‘倒’意思是‘倒斗’,或叫‘倒墓’,所谓明器,就是从古代墓xué里倒出的有价值文物。”

  “大哥你犯法啊!”我哇地叫起,什么摸金校尉,不就是盗墓贼嘛,什么收明器,那是倒卖文物,犯法的!“我只是将无形资产有形化,别说那么难听!”大哥瞪我一眼,“你要不要听?”我要听,乖乖坐好,看一眼大嫂,她居然睡着了,大哥把手上被子jiāo我,盖了她身上。

  “那些浸yín江湖多年的摸金校尉告诉过我,秦皇汉武是挖土入葬,开山为陵是自李唐王朝才开此先河,譬如说在连绵祁连山里建座古墓,要花费多少财力人力,所以墓主人身份通常显赫,非富既贵,要说那座古墓,真的很有可能是李豫建的,或许,为你而建?”大哥一边分析一边啐道不吉利,“那个预言说你是帝女说我是帝相的李该是李淳风的嫡孙,这祖孙两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天相预言师,我以前收货时曾听说海外有人扬言巨资收购李淳风陪葬天书和玉算盘,据说用玉算盘能计算出天书上的箴言,进而能推算出国的兴亡jiāo替,人的前生今世。”

  “天书你也信?就算有天书,这书该有多厚?多厚多大都记录不完世界上这么多人的命运啊?”我首先反对,天书玉算盘,未卜先知,只有古人信其有。“李淳风预言唐三代武氏兴,他预言真的成真啊,再说唐朝李淳风墓八十年代被中国考古队发掘出时墓室已被人盗过,棺椁里剩了一颗中间有dòng的玉珠子,现在还在博物馆里供着呢。你想想,中间有dòng的玉珠子,是不是可以做算盘珠子?所以我认为,天书玉算盘,可能确有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