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妃在上_作者:假面的盛宴(551)

2017-08-25 假面的盛宴

  铺垫了如此多,最后许贵妃才切入正题。

  “如今朝中上下俱是在讨论陛下的即位人,臣妾在后宫也有耳闻,更知晓如今朝中最大的声音,是属意太子殿下的庶长子为未来的继位者。臣妾本不该妄言议论此事,可臣妾还是一个母亲,因为晋王bī宫之事,皇后娘娘如今是恨死臣妾与臣妾的两个儿子了。晋王已逝,暂且不论,臣妾如今只剩下齐儿一个孩子了,望陛下垂怜。”

  许贵妃的意思很明显,若是太子的庶子成为未来大统继承人,齐王只会落一个死无葬身之地的境地。许贵妃并未将话说得太透,但熙帝会自己想。

  “晋王叛逆,按理臣妾理应同罪,却因陛下怜惜继续坐着这贵妃之位。罪妾日日忐忑不安,夜不能寐,恨不得以死赎罪。可陛下如今病重,罪妾又哪敢触这样的晦气,所以罪妾决定若是、若是陛下有朝一日升天,罪妾愿随侍身侧,矢志不渝。只求陛下能怜悯齐王……”

  话音未散,许贵妃又痛哭了起来。

  熙帝却是宛如雷击,很是震撼。

  他心中满是复杂的感动,萧皇后在这次事件发生后振作得有多快,他心里有数,刚死了儿子,就开始到处蹦跶想让孙子继位了。与之相比,许贵妃却是日日以泪洗面,伤心yù绝,如今还说要随自己而去……

  与萧皇后夫妻几十载,熙帝还是比较了解她的。就算他驾崩而去,她也会活得好好的,做她的皇太后,乃至太皇太后。而许贵妃这个女人,真真正正只有他一人,本来还有两个儿子,现如今也只剩了一个残子了。

  这场大乱究竟谁对谁错,熙帝已经没有jīng神分辨了,他能明显感觉到自己jīng神不济,稍微思考一下便会头疼yù裂。

  他拍了拍许贵妃的手,没有说话,只是让她下去了。

  许贵妃叩了一个头,便垂着头退下了。

  转身而去之时,满是泪水的眼却亮得惊人。

  萧皇后,现在你还有什么可以和我斗,我敢连命都不要了,你敢吗??

  ☆、第172章

  ?整个京城所有人的眼睛都盯在未来的继位者是谁身上。

  靖国公府萧家最近的动静颇大。

  死了太子,自是让他们伤心yù绝,可皇位能让太子的子嗣继承他们也是乐见其成的。萧家能出一位太皇太后,靖国公府还是天子的外家,他们靖国公府还是最大的赢家。

  萧家暗里鼓动朝中大臣频频上书,当然,有赞成的,同样也会有反对的,其中以徐丞相为首的有一群官员并不赞同此事。

  因为太子那几名庶子年纪俱不大,天子年幼,必定外戚专权,又有一名萧家的太皇太后在背后,到时候指不定这江山换了姓也不好说。

  这几日朝堂之上,都是围着这件事在进行争论。

  熙帝病重,由两名丞相主持朝会。可两位丞相自己都争了起来,朝堂混乱也是在所难免。

  就在此时,一名小小的都察院御史说话了。

  此御史姓关,名铮,在都察院中属默默无闻之辈。可他这次上奏的事qíng,却是震动了整个朝野。

  关铮上奏大体就是说了两件事,一是五皇子景王哑疾早已治愈,只是素来寡言,知道的人极少。二是景州在其治理之下,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个苦寒之地景州,百姓安居乐业,人人称赞景王是个好藩王。

  当然也有人会问,你怎么会了解如此详尽的。之后查了关铮履历才知道,这关铮曾在景州任过长史司左长史一职,刚卸任没两年。

  本来只有一个选择,现在变成了多种选择。反对幼主即位的朝中官员纷纷把目光投注到以往从来不会投注的地方,景州。

  加以了解之后,景王的呼声顿时大了起来。

  萧皇后与靖国公一系,又开始慌了。不过这次的风波并没有持续太久,没几日熙帝那边就下诏了,召景王回京。

  意yù为何,不言而喻。

  *

  其实没人知晓在下诏召景王回京之前,熙帝是经过许多犹豫的。

  镇国公甚至也被召进了宫。

  “茂山叔,你觉得老五如何?”

  这个问题很不好回答,镇国公沉吟片刻道:“听朝堂之上近几日的争论,这五殿下似乎是个不错的人选。就是为人太沉闷了,一直默默无闻,至今才为人所知。”

  你这不说的是废话吗?若是早为人所知,估计这五皇子坟头上的糙都要没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