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氏宁妃(康熙)_作者:水心清湄(254)

  康熙经过小半年恢复,无可避免地给后宫又添了一些新面孔。

  一个个年轻鲜嫩的女人来到景仁宫请安,如果武安宁爱着康熙,可能会被气得内伤。

  三个月后,康熙的新鲜劲过了,还是最喜欢武安宁,一月中半月歇在后宫,但有十日歇在景仁宫,原本重新浮躁的后宫又因为康熙这翻态度老实下来。

  六月,王庶妃产下了十六阿哥胤禄,养在了宁贵妃膝下。

  同年,太子多了一位唐佳氏的侧福晋,四阿哥多了一位兆佳氏的侧福晋。

  康熙三十五年,二月,康熙下旨亲征噶尔丹,三路大军约期夹攻噶尔丹,噶尔丹在六月大败。

  第二年二月,康熙帝亲至宁夏指挥,四月,噶尔丹兵败自杀。

  后宫一收到前线消息,都尽是喜悦之意。

  尤其是四妃,她们的长子都在这次出征中获得了莫大的军功,纷纷期待长子归来。

  相比后宫四妃诸人高兴,毓庆宫的气压无疑又低了些。

  有了军功的兄弟们,这次皇阿玛会分封爵位,并且出宫开府吧!

  这两年,太子又和康熙恢复父慈子孝的好局面,但昔日的隔阂依旧存在,只是暂时被压下去了而已。

  “殿下,睿康公主来了。”

  太子合上奏折,说道:“让她进来。”

  睿康现在虚岁六岁,正是最可爱的时候,也是规矩学起来的时候。

  “睿康给太子哥哥请安。”现在她已经开始自称睿康了,因为这是封号,对于她们这些公主来说,也是大名。

  太子连忙对她招了招手,说道:“怎么今天这么多礼了?”

  因为太熟,太子也过于宠爱这个最小的妹妹,这两年,睿康私下里可没怎么向太子行礼。

  “额娘说,太子哥哥要提前三天出京迎接皇阿玛是不是?”

  太子一听,就立刻明白了睿康的意思。

  然后就不答她。

  睿康见状,立刻走过去,去拉扯他的衣袖:“带睿康一起去吧!”

  果然是这样。

  “贵妃允你吗?”

  睿康眨了眨眼睛,一点都不心虚地说道:“额娘允了。”

  太子摇摇头,说道:“睿康也要骗孤了吗?”

  睿康见被戳穿,撒娇地说道:“太子哥哥,你就让睿康去吧,睿康好想皇阿玛。”

  “你还小,出京可不和规矩。”

  睿康说道:“皇阿玛不在,太子哥哥就是规矩,太子哥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你就带我去嘛!”

  太子哑然一笑,说道:“谁教你的?”

  “这些日子我在宫里听得多了。”

  太子猛然慎重起来,看睿康的小模样,他岂能不明白,这是贵妃在提点他。

  皇阿玛出征半年,这一回宫要是听到这闲言碎语,太子心中微冷。

  “孤知道了,睿康先回去,孤先给皇阿玛上份折子,皇阿玛若是允了,孤就带你去。”

  别以为睿康什么不懂,她过来的时候,额娘就告诉她来此的目的了,当然,如果能跟着太子哥哥提前去迎接皇阿玛,那更好了。

  宫外应该很好玩吧!

  “好,这就说定了。”

  太子目光柔和,这个妹妹真暖人心,目光送她出门。

  睿康心满意足地出了主殿,外面除了伺候她的宫人,还有三个女孩在一边等着,这是睿康今年入学得到的伴读。

  最大的十二岁,正是一直养在景仁宫的蒙古格格其木格。

  中间的一个是礼部尚书伊尔根觉罗家的格格,年方八岁。

  最小的,是年氏,今年才五岁。

  满蒙汉三族都有了。

  太子目光放在年氏身上,他突然觉得可笑,皇阿玛竟然将她接进宫来,说能好生教养,日后再指给他。

  第130章

  看着睿康带着他们离开,太子也起了身。

  想了许久,他终究还是起身将最近的折子打理,准备一起送去给皇阿玛。

  这段时间,因为皇阿玛亲征可能无暇处理国事,叔公也好,他的毓庆宫幕僚也好,都是建议他处理国事,好让皇阿玛回来看重他的能力。反之,若是这折子送去给前线的皇阿玛,皇阿玛对于他这点国事都要送过来,可能会给自己留下不妙的处政能力。

  他也想好好表现一番,毕竟这是他第一次监国。

  所以,他也这么做了,这些日子的折子他都是战战兢兢地处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