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氏宁妃(康熙)_作者:水心清湄(291)

  “额娘……”

  武安宁目光温和下来,说道:“额娘只是想快点结束这样的生活,大唐有个李渊,也有李隆基,大清也能有。”

  胤禅再也不敢说了。

  他怕额娘再伤心。

  虽然他猜对额娘的心意,但是听到李渊和李隆基,也知道额娘不会对皇阿玛下手,胤禅松了一口气。

  “你回去吧,也告诉睿康。”

  胤禅低声应下来。

  武安宁目送胤禅离开,目光中的冷意清晰可见。

  这么多年来,倒是再怎么教育引导,康熙时不时地见着胤禅,还是让胤禅在意这个父亲。她以前的想法也是对的,康熙这样的xing子不能留,她的儿子根本成不了李世民,甚至连李亨都成不了。反之,在如今这样的满清政局上,康熙那样爱权的xing子,他也做不得太上皇。

  这些,武安宁教他所练的丹都是增加修为和驻颜延寿之类的丹药,毒丹一个都不曾说过,所以之前做出隐瞒住胤禅的水毒丹,也算是提前做好准备了。

  只是必须得让胤禅离京才好,否则他就算无法察觉,他的手段也能将人治好。

  幻阵被撤下,顾闻行等人丝毫没有发觉不对。

  宁贵妃晕迷之事,皇上锁拿了德妃、定贵人和四福晋,顿时闹得沸沸扬扬,第二日皇上竟然不早朝了,甚至顾闻行亲至,五日不朝的事qíng,这马上引起了诸多揣测。

  太医们一个个呆在畅chūn园,定然是宁贵妃不行了,否则怎么会有这样打的阵仗。

  现在没有人觉得这是假消息。

  这些年康熙的确更宠爱汉妃,但是谁也不认为宁贵妃就不受宠了。

  早些年宁贵妃和康熙吵架,康熙都给台阶下派人接她回宫,又被立为如今宫中第一人,这怎么可能是不受宠了?

  罢朝的事很少见,但是康熙之前也做过,只多是皇后贵妃薨逝而罢朝几日缅怀,病危的,也就佟皇后一日而已。五日不朝,大家会惊异,但是更坚信是宁贵妃不行的意思。

  因为是宁贵妃快不行,大家想进谏都按了下来。

  顾闻行极其发愁,罢朝的事可以解释,但是每日送上来的折子,已经多日未批奏这可如何是好?

  武安宁看着顾闻行抱过来的一大堆折子,目光闪烁。

  她低声说道:“本宫会模仿字迹。”

  顾闻行一怔,他当然明白宁贵妃这么说的用意。

  但是这……这……

  “娘娘……”

  “事急从权,顾总管,你的意思呢?”

  顾闻行心中慌乱之极。

  “娘娘,这会连累到娘娘的,娘娘也从未批过……”

  无论五日后皇上能不能醒,代替皇上批折子的贵妃都会惹上大麻烦。

  “本宫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必须瞒着,至于日后皇上醒来,本宫任皇上处置便是。”

  “至于本宫从未批过,就有劳顾总管将旧日里皇上批阅的折子带过来给本宫参阅,折子上所奏内容,顾总管你跟随皇上日久,想来对折子上的官员十分清楚,那么就需顾总管提点一二。”武安宁看着顾闻行说道。

  顾闻行似乎被蛊惑了一般,听到这里,竟然答应了下来。

  寝殿太医还在想办法,隔着屏风,武安宁已经拿到了朱笔,案上也摆了印鉴,她翻开了第一道折子。

  兵部议覆、昭武将军郎谈的疏言。

  折子很简洁,大致说的是八旗子弟入地方军中有不遵法纪者、并举例三四,因这八旗子弟名碟非当军职官所能惩治,恳请应照律治罪。

  其实就是一本参人的折子,顺便向皇上哭诉而已。

  武安宁问顾闻行有关郎谈,和中间列举的八旗子弟的身世地位,顾闻行心中复杂,却也不好不说,否则贵妃也不好批阅折子。

  武安宁微微抿嘴,从顾闻行那得知,这làng谈是康熙所看重喜欢的臣子,而且làng谈之言基本为真,皇上以前是常回应。

  武安宁心里有数,以康熙的口气在折子上批了此事著严处这几个字。

  她翻了很多旧折子,参人的折子康熙要办人时都是这五个字。

  顾闻行见折子已经批了,扫了一眼,和皇上批阅时并没有什么两样。

  事已至此,也只能事急从权了,万岁爷醒了,他和贵妃都谢罪好了。万万不能传到外面去,让皇上出现危机。

  第二本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