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终于成功了……”李老头激动地眼泪都快掉出来了,包小包在一边看着,也有些感慨。
虽然她最初就想过这个场景,但事实上,以她自己的力量,真的很难达到这个目标,即便她都毁灭世界的能力。而这次计划之所以能够成功,却是多亏了李老头。
首先是造出一本经得起鉴定的“乐谱古籍”,这个还算好办些,李老头手面广,在古董文物圈子里混迹几十年,不仅明面上的人认识的人多,一些灰色地带的人认识的也不少,连以假乱真的造假大师都能找到,再加上老gān部活动中心里那群人的特殊手段,最终的造出的乐谱古籍已经是可以以假乱真的地步,任谁也检查不出什么毛病。
然后是根据包小包写下的五线谱和原始版工尺谱,生生造出一个“改良版工尺谱”来。这需要耗费的,就是大量的脑力和知识积累了,要对jīng通古代语言,更要jīng通音乐,李老头除了自己亲自上阵外,还找了几个绝对信得过的专家学者,几乎是不分昼夜地赶工,劳心劳力两个月才终于完成了世人眼中的“改良版工尺谱”。
最后就是关于乐谱的来处。
包小包原本设想的是像造假乐谱一样,捏造出一个小型墓葬,或者直接找一个最近挖掘、时代相近的墓葬,然后把乐谱当做墓葬出土物,但这样一来,她之前唱过的四首歌就得费心思想理由解释。
即便说她是考古队的一员,她的行为也会被大众理解为利用尚未公布的考古成果让自己出名,虽然算不上犯罪,但肯定会影响大众对她的印象。
所以李老头坚决否定了这个提议,反而在想了几天后,带着包小包见了卡尔.罗斯柴尔德,一个同样属于老gān部活动中心的“同伴”,然后就是捏造友人身份,将乐谱所有权归于包小包,这样才能勉qiáng解释之前那四首歌。
如此万事俱备之后,那些谱子才终于成功地出现在大众面前。
虽然费了些周折,但总算得偿所愿。
看着激动地手舞足蹈的李老头,包小包不自觉地笑了。
而外面的世界里,乐谱的真实xing确定之后,人们的注意力便重新回到乐谱本身上来。随着越来越多谱子被译成现代乐谱,网络内外顿时兴起一阵宋词翻唱风,无论是有名的歌唱家,当红的歌星,还是网络上业余翻唱的玩家,都纷纷凑热闹地选了曲子来唱,一时间,无数首宋词歌曲如雨后chūn笋般冒了出来。
尤其名家名作名词牌,一首词就有好几十个版本,一个词牌就有几十版不同的词,不仅唱的人不同,还可以任意从全宋词里挑词!简直不要太慡好么!
不过,这么多的版本也让想听歌的人无所适从,这时候,谁唱的宋词最经典,最具有代表xing就成了热议的话题。
唱宋词的歌手那么多,有久负盛名的歌唱家,有粉丝众多的偶像歌手,无数首歌无数个版本,到底哪首歌最经典?哪个歌手演绎地最贴切?
让许多人没有想到的是,问题的答案几乎是一边倒的——
“包小包,毫无疑问包小包!我听了上百人的演绎,上千首歌,最能打动我,最贴合我心中对于宋词唱法想象的,只有一个包小包!”
?
☆、第71章
?现在网上翻唱宋词是热cháo,尤其还没被人唱过的词牌,第一个唱的人不管唱地怎样,都会得到一些关注,因此每天都有人紧紧盯着发布谱子的网站,一有新的词牌被破译,立刻就有人唱出来,最快地甚至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差,堪比字幕组抢热门资源。
“现在翻唱圈好多大手都抢着出歌,上次《如梦令》的谱子刚出来,不到一个小时,A大大和B大大的版本前后脚发布,几乎就是差几秒的事儿,现在两边还在争谁是第一个唱《如梦令》的人,粉丝真主一起上阵掐,出了好多笑料,看得我乐死了哈哈……”叶梓在电话里笑地乐不可支。
宋词曲谱的事儿闹地那么大,包小包的名字也随之出名,包小包以前的那些亲戚朋友自然也不会一无所知。
只不过包小包父母早亡,亲戚也不多,而且基本早没了来往,因为上学时忙于打工,跟同学关系也不亲密,因此最后向包小包求证的人不过三五个,叶梓就是其中一个。
向包小包求证时,叶梓基本上还处于“我同学是网络红人!”这么一个震惊又带着点诡异的自豪的状态,脑袋懵懵地听着包小包胡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