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死那帮死渣男!_作者:温凉盏(72)

2017-08-25 温凉盏

  关掉《唐时》的页面,包小包又打开驿边标志xing的小梅花页面。

  《女帝》仍然占据金榜第一的位置,而《女帝》的书评区更是热闹异常,除了讨论剧qíng的,各种科普党考据党的一条条长评更是挤爆了长评栏。

  除了最开始的苏汀,越来越多在古文化方面有专长的读者冒出来,他们将《女帝》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处描述都抽丝剥茧,寻本溯源,考证其出处,研究其用意,写出一条又一条长评,那认真劲儿丝毫不比研究专业课题时差。

  也因此,《女帝》书评区出了名,很多人原本扫了文名和文案后对《女帝》并不感兴趣,但看了那一条条让人不明觉厉的长评,就不由打开第一章,对照着长评中的考据一点点读下去,然后——就成为了包小包的脑残粉。

  而最近《女帝》中出现了许多首原创诗词,更是被读者们全部挑出来一首首品评,但事实上大部分读者都对古诗词这种东西不明觉厉,因为诗词不像服饰语言等有具体依据可考据,考据党们除了解释解释词义,再多却是不能了。

  因此很多读者虽然觉得好,却也说不出哪里好。对此,包小包心里其实是有点遗憾的。她曾经历过那个文人皆能诗能文的年代,虽然那年代的许多东西都丑陋不已,甚至包括她当时的身份,但仍旧有许多璀璨而耀眼的东西,即便千百年后依然熠熠生辉。

  但无论如何,那个时代已经过去,对这个时代的大部分人来说,诗词只是书本上要求背诵的任务,是放在博物馆里的老古董。

  她曾亲身经历的那个年代,早已湮没在历史长河里。因为书中的遭遇,她并不怀念那个年代,但却仍然难免为世事变迁而怅然。

  然而这次,包小包一刷新书评区,却刷出一条极长极长的长评。长评将《女帝》中所有原创诗词都罗列出来然后一一品读,几乎每一首都恰好点到点子上,让包小包看了不由欣喜,用比较酸气的说法,就是竟有种得遇知己之感。

  “虽然可能无法与当时的顶尖诗人们比肩,但仍旧是非常难得的作品,起码比如今许多仿古‘诗人’qiáng过许多。古诗词衰落的年代,还能看到如此佳作,也是人生一大幸事。”长评的最后,这个叫江夏行的读者这样评论道。

  这评论看着实在有点儿称誉太过,若是传出去,黑子们估计会立马高cháo,jī血上头地使劲儿嘲讽,好在《女帝》文下还是天真可爱的读者居多,因此也没觉得江夏行给包小包戴高帽,反而十分佩服江夏行能将评论写的像包小包的诗词一样让人不明觉厉。

  江夏行的诗评写地像考据又像散文,洋洋洒洒,引经据典,文字间有股看透世qíng的沉稳和睿智在里头,看得出有着深厚的古代文化底蕴,跟一般晋江文下撒花表白的长评相比,简直跟怪物似的格格不入。

  而之所以用“他”不用“她”,是因为江夏行在评论中自称老夫。

  这自称囧死了驿边的一群妹子,以至楼下冒出众多妹子纷纷调戏楼主,但江夏行却一点也不介意的样子,不仅如此,他还把其他读者称作小娃娃,虽然很多人觉得小娃娃什么的估计是他口癖,不过大部分人倒是相信了他真的是男人,因为他的口气和行文实在不像女生。

  再说作者女装男还能吸点低龄萝莉粉,他一个读者也没多大必要装。

  不过,对于他自称“老夫”,妹子们依旧将只视为笑料。

  包小包认真看完了江夏行的评论,心头油然而生满足的感觉。

  但看完之后她无意间一瞟,却发现这条长评居然是零分。而点进江夏行的读者专栏,包小包发现他只订阅和评论了《女帝》一篇文,连收藏都没有,而且关键账号很新,明显是为了《女帝》而新注册的账号,而且很明显,压根一点都不了解驿边规则。

  包小包眯眼笑了,而笑笑之后,看着江夏行的诗评,她突然又想起一件早就想做,却因为忙于报社而一直搁置下来的事qíng。

  她翻出前些天早就到货的麦克风耳机等物。

  《女帝》中的诗词宋词占大半,而那些词,曾经都是能够唱出来的。

  汴水河畔,酒肆楼台,词人或依腔填词,或另谱新韵,写出一阕阙错错落落的长短句,经由歌女婉转的喉,伴着紅牙檀板,和着琵琶横笛,歌声乐声在汴水上方悠悠dàngdàng,这方是宋词完整的模样。

  但到如今,曲词流传下来许多,曲谱却早已散佚,即便侥幸有一两篇得以留存,但由于记谱方法的不同,破译出来的,也并非原来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