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少卿dòng房花烛夜,过得值了千金。对自己妻子的温柔小意,很是满意,比两个彪悍又小家子气的嫂子,qiáng多了。
第二天一大早就起来,给长辈家人敬茶。一进屋,里面的人就看着:清水头戴镶嵌宝石的珠花,倌着五彩朝阳五凤挂珠杈;项上戴着赤金盘漓璎珞项圈;身穿缕金百碟穿花大红洋缎袄,下身着石榴(象征着百子千孙之意)花洋诌裙。左手戴着晶莹剔透的玉镯,右手戴着一个金手镯,左右手指上各戴一个金戒指。
富贵得晃了屋子里的眼。众人有嫉妒有羡慕,还有饶有兴致准备看戏的,清水都是目不斜视。落落大方给各人敬了茶。看着儿媳妇举止得体,包冕还是非常高兴的。觉得到底是大家出来的,这规矩礼仪就是不错。
等敬完茶,老太君就立即给塞了个二等丫鬟给她做一等丫鬟,说有个熟人能让她更快地熟悉环境。说是熟悉,其实就是想监视她的一举一动,制踌她的行为。马夫人见状,立即也把自己一位贴身丫头给了她,一对一,正好打擂台。
清水低着头,神色正常地道了谢谢。这些日子古嬷嬷跟大伯母也给她讲了很多婆媳妇、妻妾相处之道,还有一些争斗的手段。两个贴身丫头,也被古嬷嬷给训练得非常老练了。不至于吃了大亏去的。
在以后的日子里,经过了刻骨铭心的实践,让清水了解到古嬷嬷说的都是对的。清水只要一想起这些,就对温婉感激万分。
所以,到了包家,没几天,就给尚俑写了信,把在这里的事qíng讲了一遍。信里充满着对温婉的感激。
六十二:避难
温婉在事发以后,就把他蘅芳阁里的东西,慢慢移到她在八井胡同买了三进宅子里。移送的时候正大光明,平家的人知道她要做什么。但是,当家的人就算知道也当不知道。在平家,再无一人敢惹他。
八井胡同里住的居民,都是文武大臣最为痛恨的,也是官夫人嘴巴里说的,那些个吃饱了没事撑的,专门来找碴的一群人物,御史。不过,温婉非常满意八井胡同这个地段。
不用说,八井胡同这里,治安是京城里一流的水准。要不然,那些个御史弹劾京城府尹玩忽职守,懈怠公务,还不得吃不了兜这走
其实,国公爷跟国公夫人也知道温婉在转移财物。心里基本确定温婉是打算搬走,可是,他们却不敢去开导,去劝解。反而让那些人闭紧了嘴巴。
温婉不知道的是,皇帝外公虽然没出面。可是铺子被烧以后,皇帝还是把国公爷叫去痛骂了一阵。所以,国公爷知道,皇帝虽然面上没说什么,可是心里,还是很偏向这个外孙女的。所以对温婉的事,都是睁只眼闭只眼的。
转移了几天,大部分贵重的物件都给转移出去。还有一些大家伙,有待以后慢慢搬。再分出十个侍卫还有一半的婢女,去那里守着。
“收拾东西,我们去庄子上,散散心”安排好一切,打着包袱,做着马车,收拾东西,避难去。这么多人,自己只能避让了。她一个无权无势的小郡主,哪里扭得过那么过勋贵簪缨鼎盛人家。还是去庄子上躲一阵子是好。要不然,非得灰头土脸。
林掌柜的听到温婉打算去庄子上住一段时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这会,要是针尖对麦芒,可是了不得。到时候,郡主肯定是要吃大亏的。说来说去,郡主也是一个无人撑腰的人。知道了具体日子,凑齐了二十个家丁,派人护送她去庄子上。
带着丫鬟婆子上了马车,平国公得了消息,立即吩咐了派了四十个侍卫护卫着。对于是监视还是保护那啥什么玩意,温婉不在意的。
温婉带着六十多个侍卫,十个丫鬟婆子,看起来,队伍很壮观。浩浩dàngdàng去了庄子上。事实上,谁有知道,这个可怜的娃是去避难了。
温婉名下的庄子就是拖林管家买的。买了二十多倾地,也就是两千多亩。买的田地都是中偏下,所以价钱要便宜一些。这倒不是林大管家办事不利,相反,温婉反而觉得林管家非常会办事。当初温婉的要求,有山有水有树林,水自然是说山上的山泉水了。
温婉开始还埋怨两家小题大做。等路上遇见了人刁难。拦着路不让过,说要收保护钱。一不给,一个大的村庄涌现出上百号人。温婉就知道,她到底还是嫩了些。
护卫她的人,有六十多个侍卫,大喝一声“你们想找死,我们家主子的马车你们也敢拦着?你们要再不让开,可不要怪我刀下无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