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为后不贤_作者:繁华歌尽(106)

2017-08-25 繁华歌尽

  安平似乎对要一同回宫的姑子“静慧”有些不满,后来经陈婠提醒,便才不多话,改口唤她沈姑姑。

  上了軿车,便沿着官道渐渐离开了法华寺。

  沈青桑坐在车辙外,身无长物,幽幽远眺,可见曾居住了四年的萍居,在山间若隐若现。

  直到她遇见了陈婠,这个年纪尚轻、却心海深沉的女子,沈青桑便知道,这一天终于来琳。

  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后宫,时隔多年,她即将要再次回来。

  “这并不是回京城的道。”沈青桑虽然多年未走,但还是记得的。

  御车的huáng门便答,是官道修缮,只得改道回京,耽搁不了许久。

  没走出多久,但见迎面一架輜车缓缓而来。

  而后正正停在她们面前,布帘掀开,那人面容清瘦,温文尔雅,只是一身粗布袍子,昭示着不复从前的地位。

  沈青桑认得他,正是文昌帝的小儿子安王封沈,如今被贬为一届庶人。

  “还请你们主子下车,我有句话要同她作别。”封沈负手而立,虽布衣却仍是不掩高华气质。

  陈婠从帘fèng中望了一眼,“青桑姑姑,咱们且尽快入京,不必理会。”

  岂料軿车还未启动,封沈竟是自顾大步而来,伸手便将车窗帘撩起搭在顶上。

  “何必如此绝qíng,日后咱们定会有再见之时,”封沈笑的令她极不舒服,仿佛要看透她的心思,“这东西有人要送你,想来你是不会忘的。他还有句话托我带给你。”

  陈婠接住他扔进来的事物,仔细一看,竟是把金鞘弯刀,上头镶着绿色的猫眼石。

  封沈笑的意味深长,“他日山高水长,西域乌蒙,见此物如见人。”

  那弯刀,竟是当初天河城山海关前,宇文瑾击杀敌人所用的刀。

  原来,宇文瑾虽名为昭王谋士,只怕早已和安王暗通曲款,那些兵力流入乌蒙,难怪封禛会恨极了安王。

  这其中,还有多少不堪。

  陈婠随手便扔出了窗外,“还请自重。”

  封沈本就身手好,极快地又将那弯刀递了进来,“陈姑娘和宇文瑾相识已久,可叹到现在都不知他真实身份。”

  陈婠摇摇头,“我认识的秦将军战死沙场,不知宇文瑾乃何人。”

  封沈眼中闪过极浅的厉色,“他即便是战死沙场,也是为乌蒙国的存亡而战,陈姑娘应该知晓,乌蒙皇族复姓宇文,宇文瑾正是部族首领左贤王的末子,乃乌蒙国血脉纯正的小王爷,他,岂会甘心俯首称臣?”

  陈婠一滞,尽管脑海中曾有预想他来历不简单,却没有料到会是如此身份。

  而混入汉军数年,能做到定远将军的位置,其间要多少筹谋和隐忍,方可成事。

  听到这番话,陈婠反而释然了许多,虽然立场不同,他的手段极致也不可效仿,但到底是能够理解他的执念。

  说完此番话,封沈饶有兴致地欣赏着陈婠的神qíng,大约是希望看到惊讶或是恐惧,可到最后,真教他失望。

  陈婠面不改色,只是挥手将帘子放下,“是时候该启程了。”

  那把弯刀仍在地上,被风沙覆了一层。

  恰此时,又一队高仗明huáng锦车逆风而来。

  皇上一身玄红二色正服在身,对襟广袖,冠冕缵珠,犹如天人。

  他目光扫过封沈,淡然一句,“你的离京期限将至,朕不想在京城再见到你。”

  沈青桑悄悄趁拜见之时,将脚下的弯刀拾起来,藏于袖中。

  方才看陈妃的神色,想来不是好物,若皇上看见了,只怕不妥。

  封沈径自回身儿,车马简陋,唯有车夫小厮各一人相随,他笑言,“我与故人辞别,应是未曾触犯圣上的法例。”

  封禛缓缓迎向陈婠,将她手牵住,一同蹬车,“旁的故人可以,唯陈妃不可。”

  封沈与他对视而望,即便已经远于庙堂,江湖不见,但那种微妙的气氛,仍是bī得每一个都透不过气来。

  封沈骤然躬下身子,双手齐平高举过顶,深深一拜,“圣上康明,愿他年,有幸再见,就此别过。”

  封禛不言,就连作别的话也没有一句。

  想来天家qíng薄,兄弟之qíng尽于此。

  两队轩车相悖而行,在官道上渐行渐远。

  放下车帘,封沈笑意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