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萍嵋_作者:暮兰舟(474)

2017-08-25 暮兰舟

  沈今竹说起了在十七绅士会议上弗朗科斯的话,“为了在月港有一席之地,还有在大明做青花瓷的买卖,荷兰人已经做好退让的准备了,我知道他们的底线,他们是想用葡萄牙人和大明一起治理澳门的办法,把台湾变成第二个澳门,我们也可以用贸易和谈判打开台湾的门,将我们的人和军队送到台湾、甚至送到香料群岛的任何一个岛屿去,我们有最吃苦耐劳的农民、有最jīng明的商人、连海盗都比他们的qiáng悍,娶到北大年公主,没有理由gān不过荷兰人,大航海的世界,总有一天到处都有我们大明国的龙旗……”

  沈今竹声qíng并茂描述她的蓝图,庆丰帝打断了她的话,问道:“大明的海盗娶了北大年的公主?”

  沈今竹一噎,哑口无言,怎么经历了海宁城一战,失去了凤姐这么大的教训,这个皇帝好像还是个昏君?我说的重点不是海盗娶公主,而是说大明要加入大航海的行列,利用经济和军事实力慢慢把荷兰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等异国排挤出去,让cha着大龙旗的大船占领海洋啊!

  “怎么不说下去了?”庆丰帝问道,还亲自给她倒了一杯茶,“今天包子有点咸,是不是渴了?来,喝点水慢慢说,海盗是怎么娶到公主的?”

  看着庆丰帝充满八卦yù望的眼神,沈今竹才发现,其实庆丰帝此人是换汤不换药,属于凤姐的一部分变了,属于昏君属xing的那边丝毫没变。

  沈今竹无奈的将海盗林道乾帮助暹罗国黑王子殿下打败缅甸国、并娶了北大年公主,将来做王夫甚至很可能当国王的事qíng讲述了一遍,庆丰帝满眼艳羡的说道:“居然有这种海盗?还真有本事。”

  沈今竹说道:“臣女不敢欺君的,这次北大年公主亲自带着国书和勘合来此,您宣她进宫觐见,一问便知了。”

  庆丰帝眼里立刻放出异样的光芒来,“好,明日早朝完毕,朕就宣北大年公主觐见。”

  沈今竹听了,心里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她摇摇头,将这个预感甩走,问庆丰帝,“皇上,您觉得刚才臣女说的话有没有道理?”

  庆丰帝问道:“按照你的计划,和荷兰人谈妥了协议,能不能给朕多赚私房钱?”

  沈今竹点头道:“能,您在月港多修建几个榻房,保管每年金山银山的赚——当然了,前提是找几个老实的太监打理榻房生意,别养出第二个韦chūn就行。”

  庆丰帝问道:“能不能给国家带来更多的税收?”

  沈今竹点头道:“能,月港的督饷馆税收一年至少可达五万,以后开放广州、杭州等其他港口,税收就更多了,足以保证大明的军费。”

  庆丰帝又问道:“能不能使百姓丰衣足食?”

  沈今竹说道:“其他的我不敢夸海口,沿海百姓可以正大光明的做生意,以前走私海商,还有和倭寇同流合污的人会越来越少。您也知道,倭寇之乱,是因为十倭九寇,大部分都是市井失业的游民和乡村失去土地的农民伪装成倭人抢劫自己人,攻打自己的城池,单凭那些流亡的日本武士和冥顽不灵的走私海盗,他们翻不起多大làng来。”

  “这就行了。”庆丰帝gān脆的说道:“朕是同意的,现在重要的是说服群臣和内阁,那些老狐狸真难缠啊,当初朕宣布开海禁的时候,群臣天天在朝堂上和朕打嘴仗,反对开海禁,内阁之中,只有户部尚书王阁老支持朕,他也是想多收税银充实国库,朕不得已,和群臣好一阵讨价还价,从月港这个小港湾开始,月港建到一半,两年收了四万两税银,好容易使得那些食古不化的臣子闭嘴了,上月广州又起了‘争贡之役’,若不是你们全歼了包藏祸心的倭寇,恐怕这些臣子又要反扑,bī朕关闭月港,唉,与荷兰人谈判一事,恐怕又要在朝堂悬起轩然大波,朕又要和他们比恒心、比毅力、比嘴皮子,真是累。”

  沈今竹指着从巴达维亚带来的各种绝密武器资料,“事易时移,您现在不再孤掌难鸣了,这些东西可以为户部省下不计其数的银子、可以让工部火药厂少走多少弯路、可以让兵部的战斗力提高一倍不止,少死多少大明将士,内阁的阁老都兼任着户、礼、兵、刑、工五部的尚书,皇上拿着这个来说服内阁支持的您的决定就简单多了。”

  大明吏、户、礼、兵、刑、工中央六部,负责官员任免的史部是六部之首。为了均衡各方势力,朝廷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文渊阁的内阁阁老们只能兼任户、礼、兵、刑、工五个部的尚书,吏部尚书若想要入阁做阁老,就必须先辞掉尚书之职,让其他人担任吏部尚书。这个规矩就像非翰林不能入内阁一样,无人能打破这个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