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历经风雨,沈今竹更加成熟,应对朱思炫的手法更加熟练老道。功劳再高,哪怕是救过太子一百次呢,她毕竟是臣,太子是君,臣为君效命,是理所当然的事qíng,千万不要居功自傲,把自己太当一回事了,头脑始终要cao持清醒。史书上那些居功自傲的大功臣下场如何?再宽容、肚量再大的君主,也不能容忍被人触犯威严。
看着面前自称“孤”的少年,沈今竹开始怀恋当年胖萱萱的小包子了。正好此时内侍提着食盒摆饭,朱思炫热qíng邀请她留下来一起吃,“宿醉之后都没甚胃口,不过饭是要吃的,有表姨喜欢的水晶虾饺。咦,这蘸料的姜丝切的太细了,容易沾到虾饺上,表姨不喜欢吃到姜,要厨房另切一份送过来,或者捣成姜汁添到醋里。”
太子如此盛qíng,沈今竹没有推辞,难得这位皇储还记得自己的饮食偏好,寂然饭毕后,今早的不快就烟消云散了。
“表姨今日要到何处?”太子问道。沈今竹说道:“和家人一起去老祖宗们的坟前祭祀,本来是应该等到清明节祭扫的,不过推算日期,那时候我应该是在护送殿下去京城的路上,所以要提前祭扫。殿下是有事qíng吗?”
太子带着她去了正殿,指着书案上堆积如山的文书说道:“金陵城文武百官多,chūn天到了,各种文会、诗会多如牛毛,又即将开始恩科,每天都有不少请帖、求见的折子送到孤这里,孤想问问表姨的意见。”
怀义已经暗中将刺客在京城南城的绑架案告诉了沈今竹,说刺客咬住了她,好在皇上圣明,对她和太子都深信不疑。怀义是看着沈今竹长大的,沈今竹也是见证了怀义的上位史,两人关系非同一般,这种秘闻怀义会想办法提醒沈今竹。所以前日送别怀恩时,沈今竹一再qiáng调自己无心政途,只想痛痛快快当个商人,当然,这也是她的心里话。政治太波诡云谲了,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关键是她xing别受限,连奉天殿登堂入室的资格都没有!武官封公侯,威震天下;文官入阁,权倾朝野,她算老几啊,何必为了得到不到的东西莫名其妙丢命呢?还在商海沉浮比较好。
如今她负责保护太子,是表姨,也是半个老师,太子的安危还有举止若有不妥之处,她是要担当责任的。金陵城文人云集,豪门世家比比皆是,加上一整套和京城一模一样的中央六部内阁等官僚体系,这个地方太敏感了。稍有不慎,就会被人曲解攀诬,加上怀义传来刺客污蔑她雇凶抓人,胁迫怀义投毒,帮助太子早日登基的消息,她要考虑的事qíng就更多了。
太子肯定也感觉到了什么,所以才有此问吧?
沈今竹瞥了一眼堆得摇摇yù坠的文书,说道:“清明将至,都要缅怀先人。如今孝陵就在jī鸣山,殿下何不搬去孝陵,为太祖爷和孝慈高皇后守陵打扫呢?这些人知道殿下纯孝,一片赤子之心,就不会打扰殿下了。”
第209章小鲜ròu扮猪吃老虎,琉璃塔终成孩子王(二)
太子听从了沈今竹的建议,不与金陵官员和名士往来,为了达到闭门谢客的目的,他当即就决定离开皇宫,搬到jī鸣山孝陵处居住,素服守陵,清心寡yù,等待接驾的依仗到来。
沈家三房人家,大房和二房都避到了朝鲜国,如今大房已经回到乌衣巷,二房沈二爷和儿女们回到了京城;三房是去了云南昆明,投奔沈今竹的外祖家,沈三爷本也是商人,打算一旦形势不好,就直接举家去缅甸,现在也回到了金陵。幸好景隆帝登基,三房人家才能叶落归根,否则沈家人都要在海外生活了。
大房、三房,加上二房的沈今竹,老老少少四辈一共二十余人,再加上几个奶娃娃,浩浩dàngdàng到了南城外沈家祖坟祭拜,现在沈家开枝散叶,沈今竹年方二十二,却已经有小奶娃子叫她姑祖母了!坟前都是小孩子叽叽喳喳的说话声,很是热闹,遥想当年祖母沈氏形影单只,招赘婿进门的qíng景,真是天壤之别。
沈今竹和祖母感qíng最好,跪在坟前絮絮叨叨说了这几年的经历和见闻,“……感谢祖母给我一双翅膀,外面的世界真的如祖母说的那般辽阔神秘、祖母放心吧,我会好好保护这双翅膀的。”
祭拜完毕,沈家人都住在祖坟不远处的大报恩寺,他们会在这里住三天,斋戒沐浴,抄经念佛,为沈家各位先人祈福。沈今竹不信佛,祖母生前也不信任何宗教,不过沈今竹还是抄写的一丝不苟,这也是一种心理上的慰藉,抄着抄着,心里慢慢就平静了,仿佛真的能够通过经书和自己对话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