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燕阳作为楚圳唯一的女儿,很是被优待,吃穿用度与其他姑娘同一标准。便是在近日,楚燕阳身边,也添了十二个使唤丫头。
月氏自进了安国府,方才晓得什么叫做仆从如云。她从前一直眼热,明里暗里在王氏跟前提了几回,却到底没好意思明白着说出口。
她不明说,王氏也gān脆装傻充愣。
月氏来京时,身边待了四个丫鬟并一个嬷嬷,是远在江南时便伺候她的。进府之后,老太太让她住进了楚圳原先的院子,又为她调了三四个人手过去,本页够用。但与王氏相比较起来,便显得寒酸了。
不过就在近前,她闺女楚燕阳身边,终于也添了十二个丫鬟。每每看到女儿那端庄富贵的气势,月氏便打心底里得意。她家姐妹多少?因她死了丈夫,受了多少奚落嘲笑,如今到要看看,她们的闺女,哪个能与她的燕姐儿比。
月氏心里盘算着何时回娘家在姐妹们面前显摆一回,一边款步从花园绕了一圈,正要往老太太处去,却见白夜湖上一群人浩浩dàngdàng往湖中凉亭里去。
那不是别人,正是楚家四子楚域的夫人萧氏,以及她的两个女儿楚素阳以及楚佩阳。
楚素阳与楚佩阳是一对双生女,比楚阳娿小一岁,如今也四岁了。楚佩阳天xing明丽活泼,月氏常见她到处玩耍。到是楚素阳因天生有残缺,很少在外露面。此次母女三人一同出来采风,也算是少有的了。月氏看着她们,在意的却不是别的,她头一看去注意到的,反而是人家的排场。
萧氏身边的嬷嬷丫鬟不少,月氏是早就晓得的,跟在楚素阳和楚佩阳身边那些小丫鬟,却看得出来,是跟她女儿一样不久前才分过去的。
月氏眯着眼睛数了数,发现人数不少。待人都走了,她方才皱着眉回头。
到了静水堂外,果然看见二管家正领着人牙子往出走。
月氏停了往正堂去的脚步,问二管家道:“官姐儿这回可是挑中了人?”
二管家含笑点头:“是的三太太,十二姑娘是个jīng细人儿,这回总算挑中一个可心的。”
“哦。”月氏扫了人牙子身后那些低眉顺眼的小丫头们,突然笑道:“说起来我们燕姐儿身边的人也不够用,我看着这几个也还不错,不如就轻省些,随便再留两个吧。”
听了她话的小丫头们眼睛一亮,因刚才没有被选上而低落的心马上雀跃起来。又碍着来时牙婆子的话,不敢轻易抬头看人。至于只好紧着手指,希望这贵太太能把自己留下做小姐的贴身丫鬟。
然而二管家却迟疑起来,“我记得记录上有留笔,八姑娘的十二个丫头是留够了的。”
“哎哟,瞧你说的,仿佛我不晓得似得。刚才过路时我可看得清,素姐儿和佩姐儿身边可不止十二个呢。府上虽规格是小姐们只得十二个丫头,但也不能厚此薄彼。”
二管家闻言,总算明白眼前这位的来意了,原来是看见别人闺女的丫鬟多,她心里不平衡。
好在她早就清楚面前这位是什么xing子,月氏既然要人,她也不好不给就是。
于是二管家道:“三太太说的没错,十三姑娘和十四姑娘身边的丫头是多些。听说是府上分派了人之后,宫里贵妃娘娘也赏下来好些呢,自然比其他姑娘多一些。三太太想为八姑娘再添些人,也是应该。只是之前已经留了十二个,此次再挑,却不能超过十八个,再多可就逾制了。”
月氏一听她抬出皇贵妃来,便咽了声儿。再听她说可以再留人,心里又高兴了。暗道老太太好生刻薄,明明最高可用十八人,却只准留闺十二个。
二管家瞧着月氏,正当她乜着眼要挑人时,突然说:“待三太太挑好了,便拟个名单来。十八个丫头里,除开规定的十二个,其余哪些是不走公中的要有记录,我也好给账房哪里上册。”
“不走公中?这是什么意思?”月氏果断抓住话中重点,惊疑地问。
二管家好言好语地解释:“回三太太的话。每位小姐是十二个使唤丫头,这是府上旧例。十八个是最高限度。多出去的,便要各房自己出月钱,是不从公中走账的。”
“你!这是哪来的规矩!”月氏气的不轻,她愿意仆从如云,却舍不得银子出月钱。
二管家道:“这是老太爷在时定下的规矩,这么些年从未变过,要是三太太有疑虑,可以去问问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