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大事按理是不用和沈采薇这样的小姑娘说的。只是现下听到李景行的名字,沈采薇怔了怔,心里一突,忍不住抬头去看宋氏。
只见宋氏一双水眸清亮幽黑,仿佛可以直直的看进了沈采薇的心里。
沈采薇这时候方才想起绿焦这些日子的反常,顿时明白过来了——姜还是老的辣,想必她送信出去这种小手段早就叫宋氏给发现了。只是宋氏顾着她的面子不曾说出来,这时候事qíng都已经结束了,轻描淡写的提上一句叫她留个教训。
沈采薇不由端正了态度,收起了其他的杂心,问起了正事:“怎么没见着三叔?”
这话一出来,边上坐着吃点心的沈采蘅便笑了起来。她眉眼弯弯,尽去了愁色,连带着颊边的梨涡都是甜馨馨的。她往前几步,颇是快活的搂住沈采薇的手,轻轻的摇了摇,凑到她耳边说悄悄话:“他和我娘在里头说话呢......”
沈采蘅嘴里吐出的热气chuī得沈采薇耳里痒痒的。只是,她拉长了声调,声音里头藏着点狭促的笑意,就像是细小的花瓣掉到衣服里头,香气淡淡的却甜得很。
沈采薇一听就明白过来了,一时间倒是说不出什么来,只是不由的红了脸。
宋氏知道她们女孩家面薄,见着两个小姑娘都红了脸,也觉得好笑。她想了想,便摆摆手道:“左右现下也无事,你们两个闷了这些天,今日也不必陪我在屋里烦。自个儿去外头走一走吧,晚上是要陪老夫人用的,正好儿大家聚一聚。”
沈采薇和沈采蘅脆生生的应了下来,手牵着手,一起往园子里去。
没了裴氏在上头看着,她们两个小姑娘说起话来反倒更自在。沈采薇也没了顾忌,直接开口问道:“三叔这回是出了什么事?”
沈采蘅歪头想了想,便答话道:“他们去福州的船半路上就叫倭寇的火pào给打着了。好在爹爹他们运气好,倒是叫边上渔村的几个村民给救了。只是松江城门关了,爹爹的腿伤了动不了,所以才断了消息。”她说到这里,忍不住抱怨了一句,“那些倭寇可真是害人。我听爹爹说,那渔村统共也就百十个人,地方又小,倭寇本也不打算要在那里停驻,竟还要冲进去抢杀一通。活着的村民也没多少了。”
战争之下,人命怕是都及不上蝼蚁。
沈采薇亦是心有戚戚,沉默了许久才接着问道:“对了,福州那边有消息吗?”
沈采蘅没了心事,心qíng畅快。她蹦蹦跳跳的跑到了桂花树下,仰头嗅了嗅桂花,微微笑了起来:“爹爹自己腿伤了没去报信,不过也已经遣了人换陆路去福州了。算算时间,想来福州的援军也快要来了。”
这倒是个好消息。至少松江很快就要解围了。
沈采薇也不由笑了起来,拉住沈采蘅的手,跟着仰头看了看桂花树,戳着沈采蘅的面颊道:“要不晚上吃桂花山药?”这虽是道药膳,吃起来却甚是可口香甜。
沈采蘅被这么一说立时就饿了,吐吐舌头,得陇望蜀的看着不远处的梅树笑道:“待今年的梅花开了,咱们正好还可以吃梅花羊ròu粥。”
沈采薇忍俊不禁,被她这样一提,倒是想起了件事:“唔,被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今年女学的梅花节不知道还办不办呢。”
和兰舟节这种女学自己订下的节日不一样,梅花节乃是大越民间家家户户都要过的节日。只是,女学里头过起梅花节却颇得了前人的几分逸趣,含了点闲qíng。
沈采蘅一笑:“肯定要过的。再过些日子倭寇肯定就要退了。年年都要办,今年哪里能够落下。”
沈采薇手扶着树gān,想了想便点头道:“也是,这也算是太/祖皇帝订下的节日,必是要办的。”她想起这节日的由来,心里头又免不了觉得有趣,想着:有个这样有趣的开国皇帝,怪不得会有个要办女学的开国皇后。
江南暖和,沈采薇和沈采蘅此时在外头跑跑走走也不觉得有多冷,只是她们不知道,北方这时候也已经刮起了寒风。也是巧了,此时京中亦是有人在说梅花节的事qíng。
“咳咳,这天越来越冷,倒是快要到过梅花节的时候了......”皇帝近年被朝政和太子的病压着,整个人都瘦了许多,穿了一身玄色的便服,瞧着便如寻常人家的老人一般。
只是,他愿意去做寻常老人,旁的人却没几个真会把他当做寻常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