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老夫人听着也很满意,侧头和沈采苹说道:“温先生xing子虽冷了些,人却是极好的,且又是你二姐姐的先生,必是不会亏待了你。你既是得了这机会,可要在边上多学一学才是。”
晚上大家一起聚在一起用了膳,直到李景行来接,沈采薇方才起身告辞。她想了想,还是把沈采苹拉上送自己。
她们两人走在路上,夜风习习,拂过耳边,依稀带来一些湿润而甜蜜的花香和糙木之香,那丝丝缕缕的清甜仿佛都染到了衣带发梢。
沈采薇仰头望了望那洒落清辉的明月,声音渐渐也跟着柔软了下来,侧头和沈采苹说道:“温先生出自杏林世家温家。我听说温家男丁都是四十无后方才纳妾,乃是少有的方正之家。你若是有意,可以考虑一二。”
沈采苹闻言怔了怔,慢慢的摇了摇头,她握住沈采薇的手,轻轻的道:“二姐姐,我已想过:女人并非只有嫁人这一条路可走。我亦不愿把自己的命运jiāo托到另一个人的手上。”她的眼眸在月下明亮如初,声音轻的就像是花瓣落下,轻柔而徐徐的舒展开来,“我听说,松江女学的朱院长亦是从和离之后再未嫁人。”
这话若是叫严氏或是沈老夫人她们听到,怕是要狠劝一顿了,毕竟朱院长如今虽是受人敬仰,但那一路走来却是不知吃了多少的苦——为人长辈,总是希望能够替小辈选一条轻松的路。
可是沈采薇却只是轻轻一笑,握住沈采苹的手笑道:“我倒不知四妹妹竟是有这般雄心。既如此,做姐姐的只能祝你万事如意,平安顺心。”
沈采苹得了她的认同,本还绷着的心也跟着舒了口气,一直把她送到了垂花门口。
李景行的马车就等在垂花门口,沈采薇闷声不响的上了马车,就被他抱到了怀里。
沈采薇心里想着沈采苹的事,实在气不过,低头就在李景行的肩上咬了一口,小声道:“天底下怎么就有这么多的混蛋,还叫四娘遇上了个......”
李景行皮糙ròu厚,倒是不怕她咬,只是蹙了蹙眉便接口道:“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要走的路,那些事四娘都已经不记在心上,你又何必拿着来自苦?邹家那一头,这般行事,又能落得什么好?”
沈采薇仍旧闷闷不乐:“男人就是靠不住......”
话还未说话,她的嘴就被李景行给堵上了,背靠在车厢上,只觉得李景行灼热的呼吸在她面上烧出一团火来。
如今已是夜里,并无多少行人,车马走在空旷的街道上,哒哒的马蹄声格外的清楚,仿佛都能听到回响。在这种氛围里,那种当街羞耻play的感觉油然而生。
沈采薇脸一下子全涨红了,等回过神来,她就急忙忙的推开了李景行。
李景行却qiáng硬的把她搂在怀里,垂眸看她,眼中微微含了一点笑意,轻声问她:“你说谁靠不住?”
沈采薇:o(>﹏<)o我错了......
☆、172
沈采薇其实还真有点不放心沈采苹,本还打算趁着自己在松江的这几年照顾一二,不想边境忽然传了急报。
戎族入关,分兵三路。一路往辽东,一路往宣府,一路往大同。戎族大汗托雷亲率铁骑领中路大军,直攻宣府,连破怀安、蔚州、阳和等地,宣府守关三万部将皆是死战而亡,都指挥使赵斌、总兵杨勇殉国。一时之间,血流成河,天下为之震动。
江南方安不久,大越朝局渐定,可那遥远荒凉的北境已然点燃烽烟,戎族亮出的雪亮的刀尖亦是指向了京都。
李景行虽早有预料却也不知竟是这般惨烈境况。如今大同虽仍是固守,但恐怕也守不住多久。一旦戎族沿着大同、阳和、宣府一路攻破居庸关,必是要长驱直入,直抵京都。
朝中一接到战报,立刻就点了兵,集合三大营二十万兵力,亦是兵分三路齐赴北境。李景行早早上奏请战,萧远斟酌了一二,便把他配给了中军大元帅彭老将军,本着对好兄弟的信任和了解又暗中给他塞了一道秘旨。
好在李景行这些年在江南与倭寇作战,百战而百胜,敌寇闻其声而丧胆,早已积了声名。朝中虽是有些异议但也无人全力反对。因为qíng况紧急,沈采薇也没再和搬家似的收拾东西,只是带了洗漱用具和写了一半的医书就跟着李景行往北境去了,连伺候的丫头都只带了个身体qiáng健的绿焦。
沈老夫人年纪大了,沈采薇自是不好叫她cao心着急,故而只是说要回京一趟。宋氏倒是知道事qíng,亲自来送了他们一程,临去前握着沈采薇的手道:“男人打仗,你凑上去做什么?若有万一,你祖母和我们该有多伤心啊......听伯母一句,回京里等消息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