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儿我就命人出城给你打野味,远处林子长着不少的野果子,也让他们摘来一筐,让你尝个野。”
他亲呢地捏她的脸蛋,看着那只瘦猫饭量大得惊人,一个人差点吃了两人的份量,更是愧疚。
忆君吃得满嘴都是油,嘴里填满东西,只嗯啊点头。
尚坤被逗乐了,凑过来亲吻她的油嘴真正揩了油过去。
吃完饭,他还有正事要做,忆君瞧着他扯下一条白绢又缠在臂上,才想起来要问什么。
“平安奴,没见老国公,他怎么样?”
尚坤语气平静,低垂的眼帘瞧不出他的真实qíng绪,“没死,躺在雁塞养病,等这边一切理顺,他也该回来了。”
仔细观察他的神qíng和语气,忆君放下心。她有种感觉,尚坤慢慢地不再把老国公当回事,这就好!
粘着送他到月华门前,当着众人的面,两人又腻歪了好长一会儿,直到副使亲自过来催,尚坤这才依依不舍去了官署。
忆君抬头望天,风清云淡,心qíng好不舒畅,和婢女们做针线时在笑,在院里散步也带着笑意,直想把自己的好心qíng告诉每一个人。
罗大婶真心为女儿高兴,手里绣着一套百子夹被,不知不觉竟哼起曲调。
冯姨妈一家的事瞒不住,忆君不忍在这个时刻打断罗大婶的兴致,犯难该如何向阿娘提起,毕竟那是她唯一的嫡亲胞姐,闹崩了是一回事,可人死于非命又是另外一回事。
“阿圆,你有心事?”不防罗大婶已经有察觉。
“没有”,忆君目光躲闪,撒谎总是让人能一眼瞧出。
罗大婶放下手里的针线,以为女儿受了委屈不说出来,故意唬脸追问一句:“跟阿娘也要生分,咱们娘儿俩还有什么不可说的。”
“我说了你别气恼,更不许伤心。”
忆君这么一说,罗大婶更是紧张,心揪起来支耳聆听。
“是冯姨妈,他们一家人离开京城后,又被三公主接到上京,青衣表兄做了三公主的入幕之宾,青萝也在三公主身边当婢女,不料安国公却瞧上青萝,一心想让她做侍妾,三番五次相bī,冯姨妈激忿不过,悬梁自尽。”
忆君尽量说得简单明了,偷偷瞄着罗大婶的脸色。
罗大婶面色煞白,咬牙切齿道:“她能耐了得,好生有本事,把自个的亲妹妹和外甥女耍得团团转,又为甚这样没出息。寻死又是为何,是能给阿萝争份富贵,还是能给青衣瞅个高门出来的贵女。”
“阿娘”,忆君扯着她的衣袖,低声劝慰:“你要想开……”
罗大婶打断女儿的话,急匆匆道:“我有什么想不开的,早当爷娘只生我一个,几十年的姐妹qíng打了水漂。”
知道罗大婶好qiáng,忆君只有拿软话哄着她。罗大婶愈是在人前不落泪,忆君心中很不是滋味。
“阿娘,你还有我和阿兄,我们定好生孝敬你。”
罗大婶搂着女儿点头,眼角一滴泪水滚落到阿圆的青丝中,同胞连心,让她怎能不心痛。
☆、第126章
凉州城平叛伊始百废待兴,城外尸野遍布,三伏天里上千军士忙着挖坑填埋,老朽的城墙千疮百孔,也要抓紧时间加固,疗治受伤的军士,征集粮糙……
自打尚坤进城,没一刻闲功夫,想多看阿圆一眼都不能,更别说陪着她用饭,他心里难安,所幸阿圆懂事乖巧,从不在这些事上使小xing子,也算了却他许多后顾之忧。
凉州暂时在安定中,可上京城里一直没有消息送来,关中也不曾派兵支援凉州,一切都透着诡异。
往常信使不到,还有信鸽来回传音,何况尚家另有一套传递消息的渠道,不比八百里加急慢多少,但是所有消息来路全都中断。
京中倒底出了什么事,事前只发生有人分别暗算阿嫂和阿圆,全针对有孕的女人,出招的人也只是个yīn狠女子。
雁塞外还有近十万突厥qiáng兵,不进攻也不收兵,借助天险和大周的军队成对恃状,毫无疑问想牵制住尚坤,让他□□无暇,不能顾及上京的形势。
千头万绪全都要理清,尚坤决定先见过青衣,希望能多知道一点裕王那边的动向。
时隔两年,两人再次碰面,尚坤犹能记得眼前这位青年书生对阿圆的眷顾和迷恋,事qíng过去很久,他心里仍是很不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