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授古代青云路_作者:林木儿(339)

  就连镇北军,也看的稀里糊涂!先是莫名其妙的撤了围城的驻军,接着赶趟似得往枯山方向跑。紧接着,大火就烧了起来。如今想来,就跟上赶着送死似得。

  知府衙门,张成芳坐在书房里。衙役就守在门外,他心里还是害怕不已。镇北军从上到下,全是孬种!还不知道这城能守几日。虽说萧家军来了,但一直也没露面。一夜大火,被烧死的究竟是谁?他拿不准。

  突然,外面传来匆匆的脚步声,知道这是打探消息的人回来了。他连忙站起身来,打开房门,“怎么样?”

  “大人!好消息!”这汉子连忙道,“北胡全军覆没了!两万人马,包括北胡的两位王子全被丧身火海。城东的北胡钦使及护卫,也全被杀了,无一幸免!”

  “全死了!”张成芳有些傻眼,不可置信的问道,“此事当真?”

  “当真!萧家军出手,果然不同反响。”

  张成芳大喜!府衙一下子就像活了过来。相互庆贺着劫后余生。

  “快!快通知全城百姓!萧家军于城外全诛北胡军,北胡全军覆没,咱们胜了!”张成芳大笑几声,安排道,“随我去城外劳军!”

  还不等他出城,郑青鸾就带人进了城。

  城里的百姓得到消息,自发的前来迎接,街道两旁都跪满迎接的百姓。当人们看到队伍中,一半竟然是女人和孩子,都震撼了!觉得不可思议!就这样一支队伍,一夜间全歼北胡两万余人。而堂堂的镇北军,号称三万之众,却只敢guī缩在汉阳城里。两相比较,前者何其可敬,而后者又何其可恨。

  郑青鸾故意将人带到城里,就是让大家做个见证!萧家军没有来!来的只是女人和孩子!只要有百姓的见证,她就不怕任何人泼脏水!她还真想看看,谁敢在此时犯众怒!

  这一场熊熊大火,也让郑青鸾在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158章朝堂反应

  第一百五十七章朝堂反应

  泰安帝这个年过的各种闹心!

  年前因为琼州风灾,赈灾所需之物迟迟凑不出来,紧接着各方就琼州大小官员的人选,又相互争执不小。琼州水师一旦建成,其政治地位不可同日而语,谁会轻易放过这个好位子。南边的还没处理gān净,紧接着北面又出事了,萧家军所属子弟,擅入平安州,一夜之间以两百稚子将五百余悍匪清剿了个gāngān净净。顿时朝堂上就炸开了锅。有说萧家军擅自越过防线,出兵平安州,应申斥降罪。有说镇北军无能,辖区匪盗猖獗竟不能降服,此乃失职,渎职。吵得好不热闹。

  泰安帝心里明镜似得!‘平安州里不平安’,这都成了街头巷尾小儿嘴里的儿歌了!而且这个不平安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换了好几任知府也不见丝毫好转。原因无非是镇北军不作为。但对于镇北军,泰安帝把它的作用一直定位在提防萧家军上。在他看来,北胡夹在鞑子和犬戎之间,国力有限,用有限的兵力应对这两者尚有不足,哪有jīng力入侵平安州?况且,镇北军对他这个皇帝,还没达到真正的臣服。宫中的宁妃出自武家,宁妃所出的三皇子渐渐长成。武家得保存实力,这一点他也心知肚明。没想到萧家的表现如同一个耳光一般,狠狠的甩在他这个皇帝的脸上。让镇北军防着萧家?这是个天大的笑话好吗!两百人马呼啸入境,你镇北军竟然毫无察觉,他娘的眼睛长在屁股上了吗?那虎王寨的位置离镇北军的哨所不足三十里,平日里装聋作哑也就罢了,人家跑到你地盘上gān了那么大的事,甚至最后连山匪的物资都清点了一遍,悉数运走。这么大的动静,都能当看不见,不知道!何况,gān成这样的大事的竟然是一群毛都没长齐的小崽子,这是何等讽刺?靠他们防着萧家军,不是笑话是什么!而这样安排的他,又是什么呢?识人不清!不懂识人的皇帝,那与昏君有何异?与其说他气愤,不如说是恼羞成怒。满脑子都想着要怎样斥责萧家军,怎样斥责镇北军,不想第二天,就收到郑青鸾的请罪折子。

  折子写的甚是诚恳,充分显示了这个案首的文字功底。开篇先是诚惶诚恐的请罪,管教不严之罪!说是自己年纪轻,又是女子之身,为了稳定边城,对军中的将领恭敬的执晚辈之礼,才不至于在边城没有立足之地。之后又洋洋洒洒千字,讲述边城生活如何困苦,萧家军将士如何不易。再往后详细的阐述了萧家军的这些孩子,因为父兄为皇上尽忠,所以只能以稚龄之身挑起家庭的重担,其状甚是可怜。都已经这般可怜了,货物还被匪盗所劫,其qíng可悯啊!最后陈述道,其状可怜,其qíng可悯,其罪可恕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