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授古代青云路_作者:林木儿(353)

  郑老三看着两个儿子,心里一笑,到底年少,不知愁滋味。这一家子在京城的好坏,全系在鸾儿一人身上。

  二郎等在通州的驿站。这里距离京城还有一天的路程。同他一起的还有留守侯府的管家萧平。

  杂事自有萧平处理。安排的妥妥当当。

  在这天傍晚,果然接到了人。二郎上前给长辈磕头,显得很激动。

  “爹,三叔,路上还好吗?”二郎关切的打量二人,“娘和三婶呢?”

  “进客栈再说话吧。”郑老二斥道,“还是没点稳重气。”

  二郎一笑,也不往心里去。知道这是当爹的独有的关心方式。

  一家人进了客栈,才相互见礼。此次来京,家里的下人都带着过来了。自然万事有人打理,不用为琐事cao心。

  这里面最兴奋的就数老福头一家了。想起当初被卖出京时,何等凄惨?没想到人生的际遇真是难说的很,谁能想到,他还有回来的一天!

  如今的郑家看起来虽然不如文远侯府显贵,可要真说起权利来,文远侯府算个p!郑家的小姑奶奶手里攥着十万萧家军,这是何等权势。更何况,这位小姑奶奶刚打了胜仗,封赏却一直没下来。他也是在京里混迹了一辈子的人了,什么没见识过?猜度着这不过是等着chūn闱之后,推恩到父兄身上罢了。所以,在他看来,老爷这次进京,即便不能金榜题名,位列三甲,也没有大妨碍。皇家的这个赏,小不了!毕竟还得继续用萧家军不是?

  等他认出萧平,心里就更踏实了。萧平可不是一般人,这个人曾是萧家的管事,但在萧家出事前,就被放了出去。而如今却出现在这里,很显然,这个人又重新回了萧家。或者说,人家一直就不曾真的离开过萧家。不管是哪种qíng况,这个人都是必然是萧家的亲信。

  这会子见他为郑家这般尽心尽力,妥善打点一切,就知道萧家对郑家的态度,可不是一般的重视。

  人家尽心,是人家的心意。作为郑家的管家,他可不能这么心安理得的受着。忙上前笑道,“真是劳烦您了。”

  萧平对郑家的事,可以说是了如指掌,见这位老管家笑的满脸褶子,客气道,“应该应分的!又不是外人。”心里也不是不感叹这家伙的运气,被主家发卖的奴才多了去了,还真是没见过这样翻身的。郑家有这么一位熟悉京城的管家,他心里还是松了一口气的。觉得肩上的担子,不再那么沉重了。

  第164章懂自保

  第一百六十三章懂自保

  郑家,农户,真正的小户人家。

  可就是这样一家人,一入京城,就如同一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水波乍起。

  与常宁侯府比邻的郑家,当真是宾客盈门。皇上给了赏赐,长公主派了心腹,瑞亲王府的世子亲自送来厚礼。上面的态度非常明显,这一家子有皇家罩着,谁也不敢轻慢。

  皇子们纷纷打发人表示关怀,勋贵们也纷纷送上厚礼,表达亲近之意。

  不管真实意图如何,是不是作秀给上面的人看,这些举动都迅速让郑家在京城立了足。

  看着摆满贺礼的院子,钱氏有些手脚发软。这里面的东西随便拿出一件,都够小户人家几年的开销。怎能不让她受惊?凡事都讲究个礼尚往来,收如此厚礼,将来可是要还礼的。

  郑老三微微一叹,他这些日子为了避嫌,以读书为由,一个客人都不曾接待。全由郑老二和二郎汪兴华出面打理。他这般态度,没想到也没有阻挡住这盈门的宾客。由此不难看出,萧家军对朝廷的作用,远不是举足轻重能阐述的。而这股子力量,如今握在自家还没成人的小闺女手中,也就注定这孩子从朝堂的旋窝中脱不了身。让人好不忧心。

  五郎宽慰道,“咱们该gān什么,还得gān什么。他们来示好,也不见得咱们都得接着吧?”他指了指院子里的东西,“让人登记好,就入库吧。娘,您也不要觉得心里不踏实,这点子东西,人家压根就没正经放在心里。都是做给人看的。”他用手指了指上面,“毕竟咱们初来乍到,京城水深,你只当这是皇上的恩典就行了。只要把跟常宁侯府亲近的人家记下来,平常走礼别忘了就行,别的人家,无所谓。”他嘴角勾起一丝笑意,看了一眼杜家送来的礼。

  钱氏点点头,“娘知道怎么办了。”

  在一边守着的萧平和花嬷嬷暗暗松了一口气,郑家都是明白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