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京谣_作者:苏小凉(18)

  谢满月懵懵懂懂的不太理解,谢老夫人摸了摸她的头,“你这么聪明,往后就知道了。”

  在乡下生活了九年的谢满月经历一个月填鸭式的教导,对如何制住下人这一点,她自然是不能融会贯通的运用,只是今后的日子还长着呢,还有谢老夫人提点着,并不太担心。

  李妈很快带着十几个丫鬟到了梧桐院,谢老夫人让谢满月自己出去看,这都是从牙婆那儿买来后进府教了几个月后才往各院分配的丫鬟,七八岁的年纪,其中还有几个十来岁的。

  谢满月只需要挑四个周身伺候的丫鬟,其余的府里都已经安排妥当。

  “二姑娘,您看着挑,往后都是伺候您的人。”李妈笑着让她自己挑,带来前她已经都看过一遍,心中有数。

  谢满月走下台阶,看这十几个人问,“你们谁识字。”

  有三个丫鬟举了手,谢满月的视线落在中间那个身上,七八岁的年纪,生的圆嘟嘟的十分讨喜,“就你吧。”

  之后谢满月又挑了三个,挑完之后人由夏堇带下去,谢满月回到了内屋捱到谢老夫人身旁,“祖母,我挑完了。”

  “可还中意。”谢老夫人搂着她,谢满月点点头,“挑了个识字的,她可以陪着我去姑姑那儿,还找了两个力气大的,每天早起端水做活,不能太病弱了,最后我还挑了个机灵的。”

  听着她童言稚气的话,谢老夫人笑着打趣,“你怎么知道她机灵。”

  “看她眼睛啊,祖母,她眼睛转啊转的那么灵活,肯定机灵。”谢满月说的一脸笃定。

  谢老夫人摸了摸她的脸,“对,我们满月啊也是个机灵的,看这双眼睛,最机灵。”

  “李妈让我给她们取名字,我认字还不多。”谢满月后来想了想,chūn耕有农忙,家里都是照着时节来的,gān脆就用节气给四个丫鬟取了名。

  谢老夫人听她掰着手数着,还是挑着最好听的给她们取名,笑的合不拢嘴,抱着她连连说着聪明。

  ————————————

  谢满月带去玉溪阁的人就这么定了下来,陈氏那边其实也安排了人,只不过经由到了谢老夫人这儿都给回了,往后是贴身照顾的,自然得是先认了主的好。

  第二天一早谢满月就带着这个取名为谷雨的小丫鬟去了栖凤院,谢青衣早早就准备妥当了,阁楼里焚了淡淡的檀香,谢满月一进去,没瞧着桌子上的笔墨,却看到那儿架起来的两架古琴。

  “往后隔天教你习字,这之中我教你琴棋书画,学一段日子你总能挑着一样喜欢的,届时再给你请师傅回来。”谢青衣觉得侄女很聪明,既是聪明的就不该làng费了,能培养出一些才识来最好不过。

  可谢满月看着那古琴却有些发怂了,认字她本来就会,装着不会学的快一些,不日就能赶上,可这琴棋书画,过去可真是把她折腾的不轻。

  抬起头看谢青衣,谢满月喊了她一声正yù拒绝,谢青衣已经过来拉起她的手走了过去,让她坐下,牵着她的手覆在了古琴上,指尖一勾,清脆悦耳声响起,谢青衣看着她一双生的漂亮的手,怀念着口吻,“你这双手和你娘的很像,我还记得当年家宴时,你娘弹着一曲西风月,你爹他chuī箫伴奏,那一幕,至今难忘。”

  谢青衣对谢满月充满了期望,仿佛是要她成为兼备父母德才之人,松开了谢满月的手,谢青衣坐到了旁边的墩子上,双手轻落于琴上,第一声出,继而那乐声如流水一般从她指下跃现。

  一曲毕,炉子里的熏香还在冉冉升起,余音绕梁,谢满月低头看自己手下的古琴苦笑着,这回是真逃不过去了啊。

  屋外一个丫鬟匆匆入内,谢青衣神qíng微凌,“不是吩咐过了,不许进来打搅。”

  丫鬟低着头,声音很轻,谢满月还是听见了,“小姐,听闻那康王府请了人前来送帖子了,是替康王府二公子来的。”

  谢青衣带着丫鬟到了阁楼外,余下的话谢满月听不见了。

  再见到谢青衣进来,她已经是如常的神qíng,笑着从桌子上拿起了一本诗集jiāo给满月,“今天先到这儿,你拿回去看看,明日还是这时辰过来。”

  谢满月乖乖起来,带着谷雨离开了栖凤院,回到梧桐院时,谢满月见到了到访的客人,康王府金家二房的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