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剑_作者:陈灯(79)

  画舫里空气仿佛凝结了一样,刘寻控制住自己转过头去看立在身后的苏瑾,沉沉道:“朕知道了,传内阁诸相及六部尚书即到御书房商议。”

  高永福连忙道:“奴才遵旨。”然后连忙带着那禀报的侍卫以及严霜悄悄地退了出去,呼了一口气,看qíng况不妙啊,陛下那脸……陛下这是……没得手吧?但是看郡主那神qíng……啧,自己那好日子还没几天呀……

  刘寻转过去看苏瑾,方才那被轻薄而发红的脸上红晕已褪,微微透了苍白出来,鬓发微乱,唇有些肿,好在适才也没人这么大胆敢抬头看,她与刘寻四目相对,默默无言,刘寻想过去抱着她安慰她,却知道如今不是做这些的时候,他终于站了起来轻声道:“别多想,我先去御书房,你回去院里好好歇息。”

  苏瑾看着刘寻走了几步,忽然轻声道:“陛下……”

  刘寻转头温声道:“嗯?”

  苏瑾皱着眉头,似是难以启齿,过了一会儿才低声说:“能不能……饶了豫王一命。”

  刘寻一口答应:“好。”

  苏瑾却惭愧了,两军jiāo战,若是下令生擒,不许杀了敌军主将,那己方军队就会畏手畏脚,最后会付出很大的代价,她难以控制自己心中浮起的内疚:“对不起……”

  刘寻轻笑:“想什么呢,他是亲王,我的亲弟,就算你不说,我也会要求生擒他押来京城受审的。”

  苏瑾不再说话,刘寻深深望了她一眼,走出画舫,高永福连忙跟上,岸边已准备了步辇,刘寻扶着高永福的手登上去,抬辇的内侍们立刻迈开步子飞奔起来。

  严霜进了画舫,小心翼翼地看着苏瑾的脸色:“姑姑,我叫人来给你理妆?”

  苏瑾沉重地呼了一口气,点了点头,严霜轻轻拍了拍手,外头如秀她们端着热水鱼贯而入,替苏瑾整妆梳头。

  夜深了,一直在御书房与大臣商议平叛事宜的刘寻终于让大臣们散了,自己缓缓走了出来,一边低低问高永福:“让太医去看过了没?”

  没有指代,高永福却心神领会:“一回来就让封太医去诊脉了,开了些安神的药方,听说晚膳也没用多少,熬了药一会儿就睡着了,方才还听来报,说是已睡沉了,想是封太医安神的药起了作用。”

  刘寻吁了口气,有些烦躁地解了衣领上的扣子,高永福悄声问:“还去隐凤院么?”

  刘寻摇头:“不了,让她好好歇息吧,昨夜肯定也没睡好,该死的豫王。”

  高永福又问:“明儿的安排……”刘寻摇了摇头:“不必安排,让她静一静,这几天她一定不想见朕,朕也要忙平叛的事,叮嘱严霜注意些开解她,别让她又郁郁寡欢的,盯着她吃药歇息好。”隔了一会儿,他忽然轻轻叹:“朕英明神武这一辈子,偏偏就遇上这么个人,不知道拿她怎么办好,轻不得重不得,日日都要拿捏着分寸,揣测她的心思,怕吓着她又怕她不要朕,若是旁的人,哪里顾忌这么多,竟是比最难攻的城池都难以攻克。”

  高永福噤声不语,皇帝那是抒发qíng感,自己若是参与进去对郡主评头品足,那是嫌自己死得不够早呢。

  苏瑾的确不想见到刘寻,且不提之前忽然挑明心意难以面对的事,单是豫王谋反一事,她就很难过了自己这关。许多历史事件,史书上看到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承载着多少沉重,“丽太妃因病薨,豫王琏遂生怨望之心,昭元十一年chūn,反。”然而当自己身在其中,眼看着那一夜为母下跪求qíng的那个青年真的反了的时候,心中的沉重难以言表,这对她来说,是第一次体验。

  在她洗去的记忆里,自己还曾经随着刘寻从军,这样的时刻,自己经历过更多吧?那十年,自己一定成长成为一名坚定而成熟的军人了吧?

  苏瑾再次不明白自己洗去记忆的举动,每一段经历都属于个人人生的重要而宝贵的经验,尤其是错误的经历,会让人成长得更快,苏瑾不认为自己会脆弱到会害怕异时空的生活影响现实生活。

  每个人的人生,其实是由个人的回忆组成,刘寻喜欢的那个女子,不是自己,而是那个陪同他走过陷阱,闯过刀枪火海,杀上帝王之路,成熟坚定的女子,她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