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理清了东西,叫人预备下贴子,准备下个月的喜事,忽见前面夫人跟前的大丫鬟琉璃过来相请,忙起身收拾了下,朝正房走了过去。
“琉璃姐姐辛苦,可知母亲有什么事要吩咐么?”韩筃初到白家,自然要处处谨慎仔细,边走边含笑向琉璃打听到。
“听说是南淮二房家里送来了信呢,到底是什么事,奴婢也不清楚,二奶奶到了自然便知。”
韩筃心中有了数,看来是亲戚间的往来,婆婆叫自己过去应是想叫自己学着知道这些个事qíng。
人进了屋中,见大嫂王氏已经到了,便先向婆婆、大嫂请安,方坐到王氏下手处。
白夫人含笑看向两个儿媳妇:“刚才收着了信,是南淮二叔家送来的,他们不日就要进京,我已吩咐人把东边的院子收拾出来了,跟你们说一声儿,到时就要两家相处,心里也好有个数儿。”
王氏略挑了挑眼皮,笑道:“二叔一家进京自然是好事,又能合家团圆了。”侧过脸来向韩筃解释道,“二叔家有几个年岁相当的姐妹们,个个都是极好的xing子,这一过来,倒是多了不少能说得上话的妹妹们呢。”
白夫人含笑点头:“正是这个理,你没见过二叔一家人,一会儿让你嫂子给你细说说。”说罢,便斜靠到身后软枕上,露出几分疲态,两个媳妇见了忙起身告罪离开了正房。
等二人出门,白夫人脸上的笑意才一点一点淡了下去,刘妈妈忙过来,坐到脚榻上面,接过丫头手中的软锤,轻轻给她锤着腿:“夫人,既然他们已经启程了,这事,就只能往后做打算了。”
白夫人长长的吸进了一口气,又吐了出来,眼睛中尽是无奈气恼,等几个小丫头识趣的出了门儿,才同刘妈妈抱怨道:“你说说,咱们家是欠他们的还是该他们的?怎么就这么yīn魂不散?!”
刘妈妈也叹了一声,苦笑道:“这事……夫人也想想,就二老爷那个xing子、那个能耐,好好的官都让他自己给折腾丢了,要不是咱们大爷在,说不定二老爷这会儿还不知是个什么下场呢!”
白夫人拿拳头锤了下chuáng:“要不是早分了家,他治下出了那么大的乱子,早就连累到老爷身上去了!没想到他这会儿竟还巴巴的往上贴,真真是……”
刘妈妈忙劝道:“夫人仔细手疼。”说着,又细细劝道:“把东面的那个院子让给他家,到时两边下人互不相混,咱们提前把院门一锁,有什么事儿都让他们打正门进出省得事多。再一个,他家那大少爷……”说着,低声道,“二爷已经出仕了,他们再想巴着也巴不上。至于三爷,前两天老爷不是说,想叫三爷和大少爷跟韩家三爷一处读书么?”
白家原本在南淮时,当地的名儒正是白安珩的先生。只白家合府要入京,那位李先生并没入京的打算,且在当地也算是颇有家资,并没跟白家一同。所以白安珣虽也是他启的蒙,到了京城之后,只能另寻先生了。
第51章偶遇
之前家中事忙,白錾和白安珩便轮流给白安珣、白砇看看功课,这会儿亲家提出自家请的先生正在给韩筝启蒙讲书,可让白家的两个孩子过去一处读书,又可让孩子们间搭个伴的意思,白錾便欣然同意了。
不论其它,只说韩笙便是那位刘先生教出来的,便知他的学问必是扎实的,至于之后,京中名士甚多,到时再去拜访论道便可。
提起儿子、孙子的事qíng,白夫人仍上方带出些许笑意来:“老爷吩咐过了,这两日备上两份修束,让老爷跟他们二哥带着他们去韩家拜访便是。”至于那二房……白夫人心中暗叹一声,那就是块狗皮膏药,贴上来就别想甩掉。
跟着大嫂进了大房的院子,屋子中的陈列摆设略扫了一眼,心下不由得有些诧异——虽也是多是尊贵些的器皿,可颜色却大多是青、紫、粽等色,难得见到什么鲜亮的颜色。再细看看王氏的衣着,分明不过是二十三四的人,身上也并没什么太过鲜亮的颜色,人也和这屋子中的摆设一般——颇有些死气沉沉的。
听说,白家大人自从成亲之后,只在家住了三个月不到,便离家北上,到了军中……
心中稍沉了沉,便听王氏声音和煦的向自己娓娓道来。
“二叔二婶家中,有三个姑娘,大姑娘十九了,去年我们上京之前刚刚出的门子。二姑娘今年也已十七了,和三姑娘只差了一岁,这回他家进京,咱们便能见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