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人自投奔淮北后就一直按部族而居,很多人与汉人还是过着完全割裂的生活,但现在大量的鲜卑族人被拆分成很小的规模,流放到淮北各处,他们由此会更快地与汉人成为一体,就像上千年以后,鲜卑人就是汉人中的一部分。
定经城和平北城的隐患被解除了,而没有得到接应的胡人也被淮北王世子很快击败。收到消息后司马十七立刻将战报达到了卢八娘面前,“别再担心儿子,他这一仗打得很漂亮!”
“你看看,他先是诱敌深入,然后来了一个包抄,斩首近万!而且还获得鲜卑人大最的火器!战术确实漂亮,就像我当年在……”
卢八娘含笑听他讲了他们父子所打的两场战争的异同对比,欣喜地评论道:“毕竟是你的儿子,连打仗也和你一样勇猛,又都擅长谋略。”
司马十七郎得意道:“我的儿子自然不会差的!”
☆、第百十六章穆崔氏为救子叛夫朱四娘因动qíng离家(二)
穆家的案子办完后,司马十七郎与卢八娘商量,“当初你既然允了崔氏让穆小郎当穆家的家主,我就给穆家留下五千人,安顿在huáng河南岸的一处,将来就jiāo给穆小郎,你看可否?”
“已经很宽容了,”这一次涉及到勾结鲜卑王庭的几家,实力都被大大地削弱了,除了最早投向淮北并且完全没有参与的贺家外,各家所有部众均不过千,因此卢八娘点头道:“等崔氏病
好了我会告诉她的。”
穆崔氏虽然一向与穆瑞不和,但是亲自告发了丈夫,将他送上了huáng泉路,这种压力还不是她能够承受的。
穆瑞被关在牢里最后的几天,崔氏求了淮北王妃陪在牢中,亲手服伺他的起居,谦恭得有如女奴一般。在穆瑞临刑前,她还将一条丝带放在他的面前,如果穆瑞愿意完全可以勒死她。
不过穆瑞从头到尾都没有理她,甚至在刑前还与刽子手说笑了两句,就是没给崔氏一个眼神。
从刑场回来后穆崔氏便病倒了。足足过了两个多月,她才带着儿子来给淮北王妃行礼,“谢谢王妃给我儿子留下了这么多部众。”
“我当初答应过你,自然会做到。”卢八娘看着又苍老了十岁的崔氏问道:“你有什么打算吗?”
就是再恨穆瑞他们也曾是夫妻,而且她的儿子也是穆瑞的血骨,崔氏告发穆瑞后也难免过不去心里那道关。但是既然能来见王妃,就是已经想通了,因此她平静地答道:“我想先带着儿子在京城读书,等他学成后再带他回到族人中间,带着穆家人重新找到昔日的辉煌。”
这正是淮北王妃所所乐见的,穆家的少主在官学里长大,将来一定会成为亲淮北的鲜卑首领,对于鲜卑人汉化和发展会起到非常好的作用,“也好,有什么困难你可以找我。”
“谢王妃,”崔氏再次行礼后准备退出去,但她带着穆小郎走到门口时,让儿子先出去了,然后她突然回过头来,“王妃,你说我做的有没有错?”
错还是没错卢八娘不知道,崔氏和穆瑞是被硬捆到一起的夫妻,根本没有感qíng,大难临头各自飞也没有什么不对的吧?但是告发穆瑞却又是另外一回事,这期间又牵涉到国家民族大义,卢八娘答不上。
“如果我不告发穆瑞,他得胜了,我儿子根本得不到他应得的,如果他失败了,我们可能都要跟着人头落地,我不甘心。”崔氏见王妃不语,又进前了几步问道:“如果是王妃,会怎么办?”
崔氏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问王妃,但是她看着永远优雅高贵美丽的淮北王妃,永远的人生赢家,就是想问出这个问题。
感觉到她眼神中的渴望与祈求,卢八娘果然认真想了一想,“我会早做打算,不让自己陷入你那般的困境。”
崔氏似乎站都有有些站不稳了,是的,她曾有过太多的机会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都错过了。从最初成亲时错过了与穆瑞真心相待,到一时软弱生下了儿子,再到眼看着穆瑞走向深渊而没有任何作为……
“只是现在什么都晚了。”
卢八娘怜悯地说:“木已成舟,也不必想太多,将你的儿子好好养大吧。”
崔氏踉跄地走了,没多久朱家四娘子也来求见。卢八娘摇摇头自言自语道:“恐怕又是穆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