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亲国戚,赵家人的心也大了。侯府只能借着这个机会摆脱他们,以后就算赵家再惹出什么事,也不能牵扯到他们或是娘娘身上。
因为这事,坊间对娘娘的名声也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要不是他们当机立断,娘娘就要被赵家的那个小子害死了。
“大郎,娘娘可是你嫡亲的姑姑。每年宫中赏赐下来的东西,可从没有忘记过你们。你年纪最大,应该还记得姑姑在家时对你们的疼爱,你怎么能因为赵家而让她失望呢?”
赵氏只是失去了管家的权利,并没有把她休回娘家,还有什么不满足的?真要让他休妻,儿子和赵氏才能消停吗?
“儿子知道,父亲请不要怪娘,她没有说什么,是儿子自己过来问的。”
方世子羞愧的低下头,在他父亲承爵的时候,为他请封世子的折子就递了上去。皇帝和礼部都因为看在贵妃的面子上,一点没有为难的让他封了世子。
而他现在却因为娘,就要为难姑姑,真是太不应该了。
其实一开始他确实有些恨姑姑的,要是她答应了娘的事,也替娘选择了隐瞒,娘根本就没有现在的事。可是等冷静下来后,他才发现自己的想法有多么的不应该,哪里对的起贵妃多年的疼爱。
他娘忘记了自己是方家妇,贵妃却没忘记自己是方家女。她的做法不过是为了方家好,至于赵氏不把自己当方家妇,娘娘当然会生气。
而且有一就有二,就算是方世子也不敢保证他娘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帮赵家做事。
想到宫中十几年都没有回到侯府的姑姑,她为了方家在宫中小心翼翼,他娘却不停的拆方家的台子,两者相比,他娘就显得太自私了。而且也没有把他们放在心中,要知道侯府完了,最先遭殃的就是他们这长子嫡孙。
至于表兄,他本来就不无辜,娘还是为他进宫求qíng,忘记了法不容qíng。固然娘娘可以救表哥,但这也会成为别人威胁侯府的把柄。
一次两次三次,甚至更多的时候,侯府就会走上毁灭的道路,到时再多几个娘娘和太子也救不了他们。
正是因为想明白了这些,方世子才满头大汗的看着自家亲娘被关进佛堂,抄娘娘赐下来的女四书。
只是亲娘被关,心中多少有些不忍,所以才会来见方贤。
“大郎啊,你要明白,你姓方,不姓赵。”
方贤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以后爵位还会传到大儿子的身上,如果他不能摆正自己的身份,方贤为了侯府,也会换一个人当世子,他有好几个儿子,全都是嫡子,所以不缺世子人选。
“是,儿子明白了。”
方世子心中一凛,听出了方贤语中的寒意。
方贤说完也不管大儿子,背着双手离开了。
他现在一个人单独住在前院,身边也没有通房小妾侍候,平时只能自己写写字,练练画。偶尔兴致来了就摘几片叶子chuī几首军歌,想到妹妹曾跟他们学用叶子chuī曲,心中便一片柔软。
自家媳妇的为人,他很清楚。确实是脑子一时糊涂,被侯夫人这样的身份砸晕了,再被人奉承几句就忘记了自己的身份,骨头轻了起来。
可她千不该万不该,不该进宫去找娘娘。如果这事只是跟他说说,方贤教训她一顿也就算了,偏她进了宫。宫中耳目众多,娘娘要是一时心答应了,这事就会成为她被人攻击的弱点,赵氏只想着救她的侄儿,却没想过娘娘cha手这件事的后果。
这是方贤最不能原谅妻子的地方,她没把自己当方家妇,在心里还是把自己当成了赵家女。
以为做了侯夫人就不必战战兢兢小心翼翼,所以才大着胆子进宫求qíng。
方贤可是知道自家小妹的xing子,这样做已经是手下留qíng了,看在她当年对小妹的疼爱份上,要是换个人试试,贵妃绝对会让她被休回娘家的。
所以赵氏应该感激娘娘,如果她心生怨恨,方贤也不会再顾夫妻多年的qíng份,一定休了她。
“大哥。”
方家另外几位老爷在书房肩搭着肩等他呢!
“你们几个怎么聚在了一起?”
方贤接过二弟扔来的酒,拍开封泥,往嘴中灌了一口。
“这是小妹当年酿的吧?三弟你总算肯舍得挖出来喝了?”
十几年的陈酿,味道确实好。
“哼,要不是为了安慰大哥,我看三哥没那么容易挖出来给咱们喝。刚才还各送了一小坛子到爷爷和父亲的院子里,我们只得这五坛,大哥你的可是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