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配嫡女_作者:弥生凉(236)

  这话张家四爷不敢乱回,连身后的温余卿也听得心惊胆颤,忙道:“曾孙不敢。”

  六老太爷混不在意道:“有何不敢?你能中小三元,便是将温氏门楣再上了一层,于温氏有功,自是当得起的。”

  温余卿不好再说话,只跟在六老太爷身边,做出一副孝顺的模样。

  张家四爷道:“老太爷可莫要夸他,免得得意忘形,就不知自己分寸了。”

  温宥娘在后面听着六老太爷与自个人舅舅打嘴仗,眼角却是扫过了城中道路两旁。

  曲水不过是个县城,自不能与京中相比,四条大道便上不允有店铺。

  六老太爷亲自出城相迎,又哪是让他们不得先拜访县令这般简单,这是要告诉整个曲水县的人,温氏一族对他们姐弟有多看重。

  届时,便是温家大爷杀妻之事闹了出来,若是温氏不肯在张氏迁墓与他们姐弟易宗之事上退步,旁观之人亦不会觉得温氏bī人。

  说近了只会觉得温宥娘姐弟不懂礼仪,不知感恩。说远了,便会影响温余卿以后的名声。

  能得全族城郊相迎的,莫说曲水县,便是整个常州数来有几人?便是温家老爷还是二品礼部尚书,锦衣荣归,也未必能让温氏六老太爷出城相迎。

  温氏以如此大礼相迎,温宥娘姐弟又哪能因长辈恩怨而背弃温氏?

  这一招道德绑架,玩得的确不错。到底姜是老的辣,温宥娘自忖是无法破招的。

  随着旁边商铺门前观望的脑袋,温宥娘垂下了眼,只想着待回了六老太爷的府上,又当如何将京中的事告之于老人家。

  温氏祖地在曲水县北面,有祭田三百亩,居于山下,而半山当中便是温氏祖庙所在。

  不过温氏大多人家,即家中有为官者,大多在曲水县城当中有宅子。

  六老太爷虽一生不曾入仕,在县中也有住宅,且为三进三出,为温氏一族在曲水县中最大。

  老太爷一边走一边说,硬是让曲水县大半个城的人看着了温氏一族对温宥娘一行的热切态度,才走到了自己府前。

  六老太爷的府邸虽是三进三出,然而却并无半分豪华之感,只入目便让人觉得别致清雅,倒像是京郊外那些富贵人家的别院一般。

  温宥娘当年亦来过此处,因此在进城后将十年前的记忆慢慢复苏,竟是觉得有些令人怀念的熟悉。

  相离十年,六老太爷的府中,那些一糙一木,却是基本没有改变。也不过是比十年前更为茁壮罢了。

  六老太爷将人从正门带进府中,只叫了府中的小厮来,道:“连日赶路,中途又有下雨,想来四郎一行也当是累了。倒不如先休息一日,有什么话,咱们明日再说?”

  张家四爷自然只有答应得份,横竖已经被迎进门了,什么时候说也并无差别。倒是真如六老太爷所说,走了这一路,身体亦算是累极,还不如休息一夜之后再作打算。

  至于温宥娘,早在进府之时,便被六太夫人的贴身嬷嬷请去了后院。

  作者有话要说:六老太爷哟,女主就算穿越了,其实穿越前也还是个姑娘,哪真斗得过老狐狸们哟~~

  ☆、第87章六太夫人哟

  温氏的六太夫人,说来也是十年未见。

  温宥娘被嬷嬷带进太祖母的内院,待打帘子的丫鬟通报后,才缓缓走了进去,在早已经准备好的圆蒲上跪了下来,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四房嫡长孙女宥娘给老祖宗请安。”

  六太夫人连声道:“还不快将人扶起来,让太祖母瞧瞧,可是磕疼了没?不过就是个礼数,怎能那般认真了?”

  温宥娘顺着丫鬟的手站了起来,轻轻走上前让六太夫人看自己的额头,道:“礼不可废,磕得响才能表明宥娘的思念之qíng呢!”

  六太夫人闻言,哈哈一笑,将温宥娘把自己怀里一带,道:“不过十年未见,这小嘴却是越发的会讨人喜欢了。”

  温宥娘只趴在六太夫人的怀里,红着眼道:“宥娘想老祖宗了呢。”

  这话说得六太夫人心中一酸,却也不好说四房的事,只道:“来让老祖宗摸一摸,这一路上来可是瘦了?”

  温宥娘便抬起头来,由着六太夫人的手,道:“老祖宗瞧瞧,是不是黑了一些。”

  六太夫人在温宥娘脸上摸了摸,又看了看,道:“胡说。哪有黑了?只见着就滑溜得很,又白又嫩,可跟jī蛋清似地。就是瘦了些,一摸骨头都能摸到了。肯定是在路上吃了不少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