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配嫡女_作者:弥生凉(466)

  温宥娘点头,如今严氏不肯前来相助,许是到底中间还有隔阂,然而严如霜怕是跟严氏更疏离了。

  公子珣对严氏却也算不得有心结,只跟温宥娘道:“阿蔓的母亲,当年也算是严氏jīng心教养的小娘子,后来却跟了一个来历不明的人,且还带走了如霜,他们到底是怨恨与我的。”

  薛九与温宥娘他们的大旗打再多么的正义凛然,其实对他们而言,也是大逆不道的造反。对于公子珣,要不带私利的世家,也大多只会鄙夷。

  因此严氏不喜欢公子珣,也不奇怪。王氏不想正大光明的辅助,也有这个缘由在。

  说到底是顾忌名声,不想参合进皇位争夺之中来。

  严氏不喜欢公子珣,对公子珣却也是好事,至少公子珣愿意重用严如霜,却避免了家世的拖累。

  温宥娘这般对本即将离开的薛九说了公子珣的意思,薛九也一副不在意的模样,跟温宥娘道:“就算是我小心眼儿了,可也是被人给坑怕了。”上辈子连亲夫君都会坑自己,如今一个毫无关系的未来皇帝,她又如何不提防。

  “千年基业,我明白的。”温宥娘笑着拍了拍薛九的肩膀。只不过她比薛九挨,拍起来有些觉得滑稽。

  薛九也跟温宥娘道:“此番去直隶不知要守多久,你家那个霸王,我看姐姐还是让她离小公子远一些。”

  薛九这辈子与皇室没了关系,自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以后跟皇室沾上什么关系,见着温宥娘家那傻大胆的霸王,也少不得提醒一句。

  便是感qíng再好,温宥娘与孟氏的拥立之功再大,等到小公子长大之后,也还不知会是个什么模样。

  人能避过已知的风险,然而对于未知的,也只能事先预防。

  温宥娘道:“没事儿。小孩子罢了,以后就好了。”以后阿蔓住在皇宫,霸王再近也得住在北城。

  跟皇室,其实温宥娘也并不想过于亲近。薛九对皇室的防备,在她心里也有。

  只把薛九送走后第二日,北面城门在小公爷的攻击之下,还算是顶住了。

  随后南面的城门终于开了,朝中到底是投降派占了主流,京城向着他们降了。毕竟南边还好说话,北面的小公爷连个连掣肘的都没有,要真被打开了城门,指不定的等着的就是被杀个gān净。

  十三岁年纪的孩子,一门心思的造反,从边关到京城,不知杀了多少人。可是个讲不通道理的人。

  盛国公一家只那一房就是几十口人被杀了个gān净,这京城里当初在旁边落井下石的,必然也逃不了。

  “可我为什么要为了他们那种小人,而去得罪小公爷?”公子珣对温宥娘道。

  盛国公要说对不起谁,也只为了大皇子对不起太子过。可带皇帝说他谋反之时,朝中想必有不少想要捞好处的或是以往嫉妒的在罗织他的罪名时也没少客气。

  那些人如今怕小公爷怕得要死,只指望着公子珣可饶过他们。只公子珣这模样,看似也不喜欢那些人。

  “国之重臣,为他们挡着北面的边关几十年,让他们能在京中过着安稳日子。可最后也换不来一言半句的好话。那些人又是什么好东西?”公子珣鄙夷道。

  皇帝要动盛国公,要布局让大皇子造反,想要趁此机会将太子一系扫gān净,暗中的动作必然不小。

  可到盛国公与大皇子出事,却是没有半个人出来提醒过一句。这从侧面可看得出皇帝对京中的掌控力有多qiáng。

  然而公子珣如今看到的,就是那些人的忘恩负义。盛国公在北面的几十年,为了大隆江山死去的那些族人,却是没能让人记得他们半点的好。

  温宥娘听着,却是想到了公子珣为何有这般想法,来递投降文书的,好似听说会是温家老爷。

  而温家老爷在大皇子谋逆一事中有没有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谁知道?

  总归公子珣坐上那个位置,也不可能大肆屠杀前朝旧臣,温宥娘就道:“也不过各位其主。”

  各为其主,在利益的驱动之下,人的底线永远比自己想的要深。无非最后一个罢免功名,永不叙用的结果。

  公子珣却是跟温宥娘道:“我只担心盛国公府上的,不会放过他。”

  温家老爷到底是温宥娘血缘上的祖父,要小公爷为报家中的仇,执意要杀死参与其中的温家老爷,就是公子珣都想不出拒绝的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