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旁边的彩凤cha嘴道:“奴婢可以作证,朱儿今日确实是无缘无故吃坏了肚子,上过好几次茅厕。洗手用过的醋都还留着呢。”
不管是老夫人的院子还是温宥娘的院子,里面的丫鬟婆子都是在小厨房中用饭,且饭点前后皆不得再进食。
“只有朱儿一人如此?”温宥娘问。
小厨房中的下人们纷纷应是,加之昨日朱儿来报的事qíng,也难怪朱儿会觉得是有人害她,恐怕此时已经开始怀疑丹心了。
温宥娘知此事乃丹心所为,也是在之前她敢设局的原因,料定丹心会趁着今日小厨房繁忙而动手,而被派去单独在一边熬汤的朱儿必然是她算计的对象。
“那你可知你是吃什么吃坏了肚子?”温宥娘明知故问道。
朱儿捂着肚子磕头道:“奴婢今日跟其他人吃食一样,只早起时喝过一杯茶水。往日每日晨起奴婢都会喝一杯凉茶,并未出现过今日之事。”
此话才一说,朱儿身后突然传来一声粗鄙的声响,燥得朱儿脸色立即变得涨红起来,嘴动了动到底没能再说出话来。
温宥娘扶额,赶紧道:“你且先下去治治肚子了。”
朱儿闻言,一蹦而起,捂着肚子一溜烟跑了,跟背后有鬼追似的。倒惹得旁边站着的郑玫娘笑出了声。
负责熬汤的朱儿虽然先下去了,温宥娘却并在熬汤上找不到突破口,“鱼儿可在?”
一个十一二岁的丫鬟跪了出来,“奴婢在。”
温宥娘也常下厨房,因要掌控火候,对负责烧火丫头鱼儿十分熟悉,鱼儿虽小,但十分本分,要让她害人也没那么容易。
“朱儿如厕之时,是谁在照看熬汤的火炉。”温宥娘反而问在旁边跪着的张嬷嬷她儿媳。
张嬷嬷那儿媳忙回道:“是柳妈妈。”
人群中的柳妈妈走了出来,跪下道:“当时朱儿姑娘是让老奴看着的。”
温宥娘看了一眼躲在人群中已然缩成一团完全不敢抬头的丹心,只冷冷一笑,口道:“柳妈妈可是一直看着,可发现有其他人靠近火炉。”
柳妈妈磕头正打算说话,在一边跪着的鱼儿突然出了口,“奴婢看见丹心姐姐靠近过火炉!”
“丹心呢?”温宥娘问。假装不曾看见已经发抖的人。
“奴婢丹心在。”
过了好一阵,才一个低着头的丫鬟爬了出来,哭着道:“大姑娘,奴婢没有下毒。”
温宥娘并没有看她,而是道:“还有谁靠近过熬汤的火炉?”
没有人站出来。
温宥娘又问:“补汤出锅之时,是由huáng妈妈负责吧?可有其他人cha手靠近?”
“也就是说,除了鱼儿跟丹心,没有别的不相关的人靠近过火炉了?”温宥娘说。
跪在地上一直在哭的丹心突然出声道:“还有冬梅姐姐也靠近过!”
温宥娘问旁边跪着的张嬷嬷儿媳,“可有此事?”
张嬷嬷儿媳脸色微变,道:“这……老奴不知。今日小厨房太忙,又有二房……”
这是要攀扯到二房去了来推诿自己没看着小厨房的责任了,温宥娘打断她的话,“好了。那么除了丹心还有谁见过冬梅靠近火炉?”
“奴婢有看见。”出声的又是鱼儿。
“朱儿姐姐第一次如厕之时,丹心姐姐随后就进了小厨房要点心吃,说是不曾吃饱,实在是饿了,然后又打开过盖子用汤勺调过,因奴婢要烧火,一个转眼,丹心姐姐也不知是何时就走了。后来冬梅姐姐进来,问丹心怎么进了厨房,听说是来要点心的又没拿点心走,也打开过熬汤的砂锅盖子看,还让奴婢们小心一点,别让人见忙有了可趁之机。之后朱儿让奴婢替她熬汤,奴婢就一直小心看着了,不曾再有人靠近。”鱼儿道。
“huáng妈妈呢?当时从出锅到入碗、装盒,可有谁作证?”温宥娘问。
huáng妈妈走了出来,道:“有朱儿及鱼儿作证。”
鱼儿也道:“奴婢跟朱儿姐姐可以作证,从出锅到进盒子,huáng妈妈都不可能下毒。那个做糖线糖花儿剩下的糖浆,还是huáng妈妈亲手拿给我吃的。我现在还好好的呢!huáng妈妈还说剩下那点补汤要拿给自己孙子喝,要是huáng妈妈下毒,那不是要害死自己孙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