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佻当初买下这处地方,就是为了能够时常和道观里的观主道人时常谈玄一番,不过观主见着他就头疼,恨不得赶紧装作没看见他。
如今萧佻去了代北,替朝廷看着那些青齐士族。这房子就归了萧妙音住着,萧妙音如今一身道袍,一头青丝皆在头顶结成道髻以木簪固定。
她还真的正儿八经的开始修道,从道家的道德经开始,重新研读道家典籍,也尝试着辟谷,不过她知道辟谷不能真的持续下去。道家的辟谷在她看来就是靠饥饿激发体内的免疫系统,肠胃也清一清。至于真的完全不吃东西,她还真觉得不行。
辟谷几日之后,她又开始恢复饮食了。
阿难看着萧妙音终于肯用饭,心里头松了一口气,那些甚么辟谷不辟谷,她也听不明白,不过她知道,不吃饭就浑身都没有力气,莫说打架了,就连gān活都没力气。
这没力气,怎么能行?
萧妙音在宫里的时候,只要不去给两宫请安,想睡到多就睡到多久。可是到山里头却不成了。
山里非常的安静,有时候一场山雨,除了外头的雨滴声什么都听不见。莫名的有些吓人。而且道观里的道士,到了做早课的时候就有人敲响晨钟。那会天都才刚刚亮,就算想要睡懒觉也扛不住那阵阵钟声。
萧妙音的作息愣是被山上的道观钟声给整过来了。只不过,这个一半是被bī出来的。
萧丽华上门的时候,萧妙音已经在屋中看经书很久了。
带来的那些侍女都是十三四岁的少女,见到萧丽华的车驾,吓得以为是有什么大人物来了,慌慌张张的就跑到室内去找萧妙音。
萧妙音那还对着手里的清静经念了好几回,她没有师父,以前跟着萧佻读书的时候,道家经典在她看来有些晦涩深奥,就没怎么继续读下去,如今不一样了。
“三娘子……”外头的侍女慌慌张张跑进来,脸上满是焦急,“不好了,有人来了!”
萧妙音书读了一半被打断,听到侍女这么说疑惑的蹙起眉头。
“谁来了?”
“小人不知道,不过看车子,似乎是富贵人家。”侍女没敢说自己还听到了马蹄声。马这东西可不是平常人家能用的。
“……”萧妙音放下手里的书卷,叫阿难去看一看,她如今被送出宫,太皇太后是没有那个闲心思来管自己过得好不好,是不是真的剃光头发做尼姑,至于何太后,有那些心思对付她,还不如腾出手来去注意太皇太后好些。
阿难去了不一会儿回来了,“娘子,是清河王妃来了。”
“二娘?”萧妙音从坐席上起来,将履穿好走出去。
她走到院子里看到门那边站着一个穿着白狐斗篷的少妇,白狐细细软软的毛蹭在她的脸颊边,衬着她的肌肤。
萧丽华见着一个女冠急急的走出来,她眼前一亮,立刻笑了,“三娘总算来了,我到三娘这里来,三娘不请我进去坐坐?”
萧丽华这几日在王府里冷静了好久,她知道眼前的这次是次机会,一定要把握住,不然将来就没有了。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可是有着天壤之别。雪中送炭,其实最好是在别人走投无路的时候,效果最好。可是萧丽华也实在是等不了,而且也不忍心,瞧着人挣扎真的不是她的爱好。何况萧妙音和她又没有仇怨,眼看着冬天就要来了。到时候炭火不足,恐怕就要出事。
赶紧的带着东西自己上门了。
“当然了,不过二娘不要嫌弃地方小。”萧妙音说着就把萧丽华请到屋子里头去。
到了屋子里头,萧丽华就闻到一股淡淡的炭火味道,其实这味道已经很淡了,但是清河王府上用的东西都是好的,连炭都是上好的银丝炭,屋内四角的炉子直接有管道通向屋外,里面一点炭火味道都没有。
她心里感叹一声,就握住了萧妙音的手腕,“委屈你了。”
宫内锦衣玉食,从小到大没受过什么苦,如今到了宫外,什么都不一样了。
萧妙音一笑,“没甚么,好歹还能从那位的手下挣出一条命,足够了。”她原先想着的是太皇太后直接赐死她呢,这么一个结果已经好的不能再好。
“……”萧丽华和萧妙音坐在了席上,席上是普通的布垫子坐的萧丽华好大不习惯,不过她没把这不习惯摆在脸上,到人家地盘上做客,结果还嫌弃人家地方不好,这不是摆明了找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