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地方不大,哪怕比起平城宫都显得有几分寒酸。
萧妙音瞥了一眼拓跋演,他这迁都还真的是将一家子人的生活给拉的倒退好多年。平城皇宫也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在太武帝前几代那都是土墙,皇子要行刺皇帝救母亲,带着几个人翻过围墙就在宫内把皇帝给杀了。
可见那会皇宫寒酸成什么样儿。
如今的平城宫经过几代的扩建,早就不是当年的寒酸模样,帝后的辇车都需要有百来个人拉动,要还是原来的规模,基本上帝后的辇车就卡在道上走不动了。
萧妙音有些理解为啥那些守旧的鲜卑贵族这么抵制迁都了,平城好歹是个窝儿,但是洛阳却是一片野糙,连房子都要重新建……
“那地方是不是小了点?”萧妙音终于是说出了口。比起平城宫,金墉城是真的有些小了。
“所以阿妙这个想法是正好了。”拓跋演笑笑,“你也知道,我原本就无意将宫城建的过于宏伟,不但劳民伤财,也没有那个必要。所以说到时候人过去多了也不好,在平城先放出去一批人也是好的。”
“那么我就将高凝华还有何御女发还原籍了?”萧妙音等的就是拓跋演这句话。
“你爱怎样,就是怎样。”拓跋演一笑答道。
过了几日,宫中传出消息,因为宫里的两位长辈都有恙,为了给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祈福也是积德,将宫中一批满了二十岁的宫人和低位妃嫔放出。
萧妙音让秦女官和陈女史去办理这件事,将宫中满足放出宫条件的宫人都登记在册,放宫人出宫是一件有德之事。这是所有人的共识,宫人年纪轻轻就入宫,若是不能得到天子的垂青,那么就要在宫廷内服役一辈子,和宫外的亲人再也见不到。
这实在是太不通人qíng,而且宫廷内私下也是各种变态扭曲的事。
这次放宫人,将年龄从二十五岁往下调到二十一二,这年纪的女子正是最好的时候,出宫了前路也不愁。放出宫也不仅仅让人走,宫人可以带走她的积蓄,另外宫廷还会根据其在宫廷服役的年数职位来付给一定的布帛。
宫人都是从良家子里甄选出来的,有些还是几年前太皇太后下令从民间征召入宫服役的,这些宫人几乎个个都是美容娇媚身姿婀娜,进宫的时候除了忐忑不安,也是怀着丝丝能够出人头地的想法。
可是这么多年下来,皇帝几乎就和皇后黏着不放,其他的人统统都成了摆设。天子不顾及她们,那些美貌宫人也只能如同一支午后的鲜花,迅速凋零。
尤其到了年纪,偏偏周围就没有一个正常男人,憋的实在受不了了,就和那些不男不女的中官有个私qíng。中官不是真男人,但有些时候拿来撑一撑还是可以的。如此状况之下,宫中的怨女只多不少。
那些宫人原本这一辈就这么过去了,谁知道宫里传来要方宫人出宫的事。那些家中爷娘都在的宫人顿时喜极而泣。
在宫里只能是熬日子,和中官过着假夫妻的生活。但是能被放出宫,不但能再次见到爷娘兄弟姊妹,还能得到一笔布帛。到时候回到了家乡,也能过上好日子。她们可是从宫里出来的,比起那些乡人自然而然就要高出一截来。
宫人们都纷纷在高兴,见着前来登记的女官也是面露喜色。
高凝华的宫殿内,此刻也迎来了皇后宫殿内的女官。
秦女官看见面前的高凝华,差点有些不敢认,陈女史也是目瞪口呆的看着高凝华。
当年高凝华初进宫的时候,时不时的就喜欢往宣华殿内跑。后来皇后出了事,一直到皇后回宫到如今,高凝华除非必要,轻易是不会往皇后面前凑的。
所以两人也很久没有见到她了。这一见到,就傻了眼。
高凝华瘦了很多,几乎是皮包骨,原先的美貌也折损的差不多了。一头原本乌压压的头发也泛huáng。
里头的原因不说,秦女官和陈女史也心知肚明。
一声暗叹,秦女官上前几步,对高凝华道,“凝华,陛下赦令,宫中宫人嫔妃满了二十岁,可自愿出宫返回原籍。”
高凝华这几年来,见过天子几次,但是除了第一次天子多看了她一眼之外,其他的时候根本就是视而不见。尤其当时还是贵人的皇后不在宫中,她奉命过去侍寝,都是被晾在那里一站就是一晚上。
到了皇后回来,基本上那些嫔妃的心也该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