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王安抚好了何妃就到母亲这里来,他听说何妃出事的时候,正好在给太妃侍疾。他想问问到底怎么一回事,听那些侍婢们说,不如听听母亲是怎么讲的。
谁知道他到了母亲房间里,将这件事一提,常山太妃就发起火来,“何氏的事我是真的不知道,而且我从来没有让她到我面前伺候着!”
常山太妃心里也不舒服,好好的孙儿孙女没了,她这个做祖母的心里哪里会好受?听到儿子来问,她当儿子是来兴师问罪的,说了几句就发火。
“那也是我的孙儿,她自己瞒着不说怪谁?我会害她么?虎毒不食子!”常山太妃气的狠了,面颊上苍白,弯下腰剧烈咳嗽,常山王不知道自己不过是来问问,太妃就气成这样了。
“阿娘,儿不是这样意思!”
“你就是这个意思!”太妃年纪大了,脾xing也越来越回去,和个小孩子也没多少差别了。
她脑海里突然跳出一件事,原本不好的脸色越发苍白。她坐在那里,原本的怒容也松了下来。
常山王瞧着太妃原先那架势是要和他大吵,结果突然就成这样了,“阿娘?”
“去吧,你那新妇,真的不是我害的,另外以后她也不必到我这里来服侍了。”常山太妃带着无尽的倦意,向外挥了挥手。
第145章预兆
洛阳城只是经历过两年的修酱,原先汉魏的宫城的遗址已经陆陆续续运来些木材,打算一点点的在废墟上将宫城给造起来,毕竟金墉城那点地方也太小了,甚至连平城宫都比不上。
不过工地上的人并不多,也没有常见的建造宫城的时候劳工号子震天的热火朝天,比起国子监和太学来,这里实在是太冷清了。
洛阳城内到处都缺年青劳动力,莫说年轻力壮的男人,就是年青妇人都有人招募。
谢氏带着孩子在洛阳里呆了两三日,她逃出建邺的时候是用布包了头发装作比丘尼,为了不引人注目,身上的财物都没有多带,到了洛阳身上那点点盘缠早就用完,两个孩子饥一顿饱一顿,都已经受不住了。而找到夫婿又谈何容易?
别人听她有南朝口音,说是可以给她帮忙找人,一双眼睛止不住的在她和两个孩子身上打量,谢氏能从建邺走到洛阳,警惕心也十分qiáng,她拉着儿女就走。
从进城到现在,也就向别人讨了几口水喝,第一日来的时候,运气好见着有佛寺在施粥,也就是那一天吃了半饱,接下来的两天牙齿都没有碰过一粒米。
瞧着两个孩子饿的连路都走不动的时候,谢氏只能想着先找一份活计养活自己和两个儿女。
谢氏出身陈郡谢氏,王谢乃是南朝的一等士族,谢氏也基本上没有吃过甚么苦,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可眼下形势比人qiáng,她知道自己如今也不是南朝的贵夫人了。若再这么自持身份,很有可能夫婿找不到,自己和两个孩子就要先饿死。
她堂堂士族女……竟然落得个和平常妇人一样的模样。谢氏心中耻rǔ感越发重,可是女儿抓住她的衣裳哭,“阿娘,儿好饿。”
谢氏看着儿女被饿的通huáng的脸,咬咬牙,将心里那点世家女的优越压下去,“走,阿娘去找活做。”
洛阳还没完全修建好,但也很大了,都城的模样已经露出些许来了。城中还真的有招募女工的。
谢氏看见木牌上的字,犹豫了好一会,但还是过来了。她在南朝建邺的时候也听说过,因为连连战乱,男人不够用了,有些主人家也会招募女子,她是世家出身,自然是知道这种招募其实也有一定的风险,要是被人骗着按了卖身契,那就是从良籍变成牛羊都不如任人宰割的贱籍了。她自然是不会允许这样的事发生在她的身上,她看了好一会了,那么多招工的地方,也就这个地方的人衣裳整洁,说话还算文雅。
这样的人应当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她迟疑了一会上前,“你们……是真的招人?”
那人就笑了,“不是招人手也不会在这里站着了,怎么。有意愿要来么?”
谢氏握住两个孩子的手紧了又紧,她真想掉头就走,但是想起两个孩子的吃穿还是忍了下来,“嗯。”
“好,你看看这个。”那人见着谢氏虽然身着粗布衣裳,但gān净整洁,头发也是一丝不苟,见多了那些衣衫褴褛浑身散发着酸臭味的,他对这个女子观感还是不错。而且听着女子话语中带着南朝那边的口音,心下估摸着应该是从南朝那边逃难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