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步生莲_作者:青木源(61)

  “……”太皇太后嘴角翘起,最近太皇太后主持着改革,原先几代先帝虽然有主动汉化之举,但最初的几代都是鲜卑作风浓厚,这要改起来也不是容易的事qíng。如今太皇太后主政,所用的人几乎都是汉人,甚至连八部大人这样的机要位置太皇太后都打入了势力。这会改革,真正行驶汉人的一套,朝堂上的变动就比以往更多。

  何太后家里也有人在朝堂上任职,原本家中出了个皇太后,凭靠着外戚的身份多少都能扬眉吐气,可是不巧,何太后头上还有一个从先帝幼时开始就垂帘听政的太皇太后压着。于是该有的那些荣光只能想想,太皇太后不说,何家也不敢要。

  只能靠着何太后在太皇太后面前尽一尽孝心,别让太皇太后真的把何家给忘记了。

  “家中的孩子最近都怎么样?”太皇太后转头去问博陵长公主,三郎和四郎都养在东宫,博陵长公主平日里也见不到这两个庶子,萧大又是个能把继母给气晕过去的主,博陵长公主能知道的也只有自己的亲生子了。

  “都很好。”博陵长公主想起自己的二郎,眉眼都弯了起来,“最近先生教的书都能背下来了。”

  “……”太皇太后挑了挑眉,她看着博陵长公主,“家中几个郎君都能背书了?”

  太皇太后虽然政务繁忙,但对于萧家这下一代还是颇为关心。

  “……”博陵长公主面上的笑容一下僵住。萧斌庶子众多,算上还没有认下的,加起来都有十几个,那么多人自然是不可能个个都读书了。

  “阿家,鸣玉平日繁忙,那些事也不一定都知道。”何太后浅笑着给博陵长公主说话,“有所疏忽再所难免。”

  “在所难免?”太皇太后瞥过去,她经历三朝,积威甚重,一瞥过去直接让何太后垂下头,“那些郎君都是七娘的儿子,作为阿娘难道不应该过问?”

  太皇太后这话说的没错,那些庶出的郎君和小娘子们礼法上统统都是博陵长公主的孩子,长公主的确是有义务去过问的。

  太皇太后的责问让博陵长公主涨红了脸,半晌也说不出话来。至于何太后就更不给她说话了,方才一句话就被太皇太后给堵了回去,她还不想招惹太皇太后的讨厌呢。

  “唉。”太皇太后知道自己这个小姑子是个什么xing子,心下有些后悔当年怎么就促成了博陵长公主和弟弟的婚事,当年她才做上皇后,自然是要将自己家里给提拔上来,萧协憋足了劲要和慕容家结亲,她当然不会拦,但是自己亲弟弟就不一样了。那会宫中合适的公主几乎都已经出嫁,只有博陵长公主新死了驸马,要改嫁,她gān脆就随水推舟。谁知道这位小姑子的脾气当真不小。

  “那些孩子都是你的孩子,何必计较?”同为女人和做嫡母的,太皇太后自然是知道博陵长公主的想法。不过知道归知道,那些萧家子弟,不管是嫡出还是庶出统统都是太皇太后的侄子。

  “若是这些孩子里头有出息的,你日后也面上有光。”太皇太后道。

  博陵长公主涨红了脸,显然她是想到了萧佻,萧佻是萧斌的长子,也是孩子里头头一个长到能够在宫中任职的,只是萧佻人正在叛逆的时候,憋足了劲和阿爷继母折腾,所以才落下个làngdàng子的名头。长公主对于这个继子完全不喜欢,甚至名头坏成那样她心里还高兴看不起。

  太皇太后这话落在她耳里,在她听来多少都有些警告的意味。

  “……”何太后瞧见长公主的面色,心里冷笑几声,又随意挑了一件事和太皇太后说起来。

  说了好一阵,太皇太后终于想起自家侄女来,“把陛下和三娘叫过来吧。”

  中常侍领命而去,过了一会,两个锦衣小童走进殿内来。

  萧妙音浑身上下换了个新,她走在拓跋演的后面,头也微微低着,显得十分恭谨。

  “儿拜见大母。”

  “儿拜见太皇太后。”萧妙音心里在叫姑母还是叫太皇太后之间稍微纠结了一下,最后翻出来的还是后者。

  “嗯,都起身。”太皇太后面对像个小辈慈祥许多,她冲着拓跋演招了招手,“陛下到老妇身边来。”

  拓跋演乖顺的走过去,坐在太皇太后身边。

  “今日玩的怎样?”太皇太后和颜悦色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