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步生莲_作者:青木源(634)

  “起来吧。”萧妙音朗声道。

  殿内原本就剩下了一家人,这会拓跋演都命人将女儿抱来,福娘这段时间胖了不少,越发的重,她已经有一段时间见不到拓跋演,完全记不得他是谁了。不过被他抱着也没哭,只是咬着手指瞅着他。

  拓跋演倒是好心qíng,抱着女儿教她叫“阿爷”。

  福娘伸出胖胖的手来,要给好吃的才能叫。

  阿鸾见着阿爷已经被妹妹占了,他立刻就冲萧妙音跑过去,一头就扎进她怀里蹭来蹭去。

  萧妙音抱着儿子好笑的很,不过就是一段时间没见,阿鸾倒是好像整整几年没见过她了。就差没打滚了。

  萧妙音那边在做孝爹的拓跋演,顿时心下涌上一种相当诡异的感觉。

  福娘已经能够模模糊糊的叫出字眼了,她胆气十足的指挥拓跋演,“甜的,甜的!”一边说一边手指指着那边的rǔ饼。

  萧妙音转过头来看着儿子那双和小狗一样湿漉漉的眼睛,顿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女儿如此霸气,儿子却这么萌。

  话说能不能中和一下?

  福娘显然就是个霸气的xing子,一双胖脚踹在拓跋演身上那是相当的用力。拓跋演也没见着生气,他拿过热气腾腾该他的rǔ饼,仔细的掰开来,小块小块的喂给她吃。

  福娘张口把他的手指也咬了。小孩子长牙,牙根痒的很,瞧着甚么就想抓过来咬一咬磨磨牙。

  拓跋演被她这么一咬,完全不生气,乐呵呵的。

  那边母子看见,阿鸾果断的趴在母亲怀里,仰着头。萧妙音只得拿起一块rǔ饼给塞到他口里去。

  阿鸾肚子也不饿,不过看着妹妹被阿爷那么宠着,不禁有些眼热。阿爷还没有对他那样过呢。

  幸好他还有阿娘疼他。阿鸾想着就要抱紧了萧妙音的腰。

  洛阳的寒冷在仲chūn之后终于过去,积雪消融,糙地上也露出chūn意的绿色来。

  每逢这个时候,朝廷都要挑选一个好时辰,皇帝去农耕,皇后去养蚕。原先北朝也不兴这一套,毕竟一开始都是在马上讨生活,并不是汉人这般靠田耕过日子。不过自从汉化改革之后,风水轮流转,鲜卑人也穿上了改良之后的汉服,大着舌头说汉化,皇帝自然也要和以前的汉家天子一样,进行chūn祭。

  天子的田地都是事先挑选好的,平常平不需要皇帝来耕种,真的让皇帝来耕田,那简直没法看。皇后的养蚕也是一样,养蚕是个辛苦活计,尤其还要将那些蚕养的好好的要花不少功夫,不可能让皇后去坐着挑桑叶,都是下面的女官宫人来处理的。

  那边拓跋演呼哧呼哧的带着牛做样子,这边萧妙音大礼服,从女官手里拿过几篇桑叶,放到蚕所在的竹棚子里。

  回头一碰面,萧妙音都要笑出来。虽然是表面功夫,但是瞧着拓跋演种田真的是太惊悚了。

  朝堂之上,帝后接受朝臣朝拜,皇帝身后御座设帘,皇后坐在身后。

  那些大臣们朝堂之上眼神晦涩,不过心里怎么想的都藏了起来,不露半点在面上。

  皇太子坐在天子手旁的位置,朝臣双手拢在袖中,对上首的天子一家拜下。

  萧妙音看着面前晃动的珠帘,脸上浮现一丝笑容,当年她许给拓跋演的,她给了。拓跋演许给她的也从未食言。

  这一生还很漫长,现在走过的还只是一小段,但是接下来的路,她会同他一道走过。

  作者有话要说:正文完结~~~番外琢磨琢磨啊

  第164章番外

  洛阳城中自从迁都以来,经过十多年,比起南朝的建邺也不差上半分。天色放亮,从皇宫正门开始,一阵阵鼓声在洛阳的上空传dàng开来。洛阳城中仿照两汉,外城之中设有坊和里,一旦入夜坊门关闭,不准行人在大路上走动,只能在坊门内行动。一直到了天色放亮,坊门才会打开,让里头的人出来。

  坊门打开之后,洛阳的寂静便被喧闹代替。

  此刻城中中间的驰道上突然弛出一匹大宛良马,疾驰而过,马上的是一个戴帷帽的人,帷帽上白纱垂下,看不清马上容貌如何。

  城中大道非常多,但是都有讲究的。例如中间的最宽的那一条路名曰驰道,只有皇太后和天子使用,就是皇太子也不能占用。

  道路两边的人纷纷侧目,看着那匹马绝尘而去,不禁纷纷谈论,到底是哪一个有这样的胆子。

  这匹马跑出来,后面就有一堆的士兵跟着跑过去,原因无他,只是来抓敢“绝驰道”的胆大包天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