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晓彤离开乡政府的时候,已经弄清楚了乡里这一举措的具体实施方案。乡里周边土地很多,上面拨款建造楼房,周边隶属于大门乡的村里人都可以来报名迁居,不过拨款有限,这些楼房都是没装修过的,只有简单的门窗。因为村里人在村里住了一辈子,很多人都不愿意搬迁出来,就算政府保证会提供少量的工作机会,真正同意搬迁的人还是很少。现在政府的工作人员常常要走很远的山路到村里去宣传,但宣传的效果并不明显。毕竟大门乡这个地方穷,工作机会真的太少,没装修过的房子可以将就住,没工作他们出山来gān什么呢?乡里的生活开销可比村里大多了,他们出来是活不下去的。现在乡政府正在想着对外招商引资,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如此才能吸引村人迁出山林。可这里实在是偏僻,知道这里的没有能力投资,有能力投资的根本不会考虑这儿,乡里建设自然就只能放缓了。
因为知道了乡政府的招商和迁村计划,秦晓彤心里又有了一些想法。
她说好要一次xing给李chūn花三万元,然而她也有点担心李chūn花乍一拿到这笔钱会不知节制,到时候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之后她每月再给八百就根本填不了李chūn花的大胃口了。现在看到了这个,她便想,让李chūn花把一家人都迁到乡里,而那三万元就用来装修房子,按照这里的生活水平,八百一个月应该差不多够用了。
与此同时,秦晓彤还想到,她可以引资金过来这边投资,解决乡里的工作岗位欠缺问题。之前天然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烟叶,现在香烟的销路已经没以前那么好了,烟叶这块可能不太合适。但她曾经在山上看到过野生山核桃,这东西营养价值高,味道好,也畅销,或许可以考虑在山上大片种植。而山下可以建一个核桃加工厂,将山核桃加工成核桃仁等成品后再运送出去销售。
当然,这还只是秦晓彤的不成熟想法而已,这边有没有值得投资的地方,以及如果有,具体该怎么办,这些事都需要经过调研。可她还是忍不住对此感到兴奋,毕竟大山是座宝库,只要有独到的眼光,总能发现商机。如果安心有能力做这个投资,这边的劳动力相对低廉,利润空间还是很大的,这是从利益上来说。另一方面,这样也能给天然村以及其他的村子提供劳动机会,让所有人都有能力靠自己的双手走上小康的道路。她相信,只要村子里的人都能迁出山来,在乡里的现代社会的法制观的熏陶下,过去那种拐卖妇女习以为常的事件一定会大大减少。
一天后,李chūn花和秦二qiáng带着户口本回到了大门乡。而他们也不是单独回来的,秦土根,秦三qiáng,秦四qiáng以及村长秦国庆全都来了。
秦土根跟以前相比没什么变化,看到秦晓彤时,脸上露出了一点笑容,也没说什么。秦三qiáng已经十七岁了,还是跟以前一样沉默寡言,跟在一群人身后一句话都没说。秦四qiáng现在也已经十三岁了,他长得更加地高壮,只比秦三qiáng矮了一点点,这几年间,李chūn花或许还是跟以前一样宠秦四qiáng,他看上去鬼头鬼脑,好奇地不停打量秦晓彤。秦国庆比之前老了不少,四年前村子里剧变确实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秦晓彤跟他们见面的地点是在秦大qiáng的住处,她和尚伟才、司机,以及秦大qiáng,牛翠梅坐在一边,他们这群人就站在另一边。
“晓彤,咱们这就去派出所吧!”李chūn花道,她有点急着想拿到那笔钱。这段时间,在秦大qiáng的纠正下,她也终于改口,不再叫秦晓彤为“三丫”。
秦晓彤点点头:“嗯。”
一行人于是便浩浩dàngdàng地向派出所走去,只有牛翠梅和照顾她的婶子在家留守。
路上,秦晓彤对秦土根和李chūn花说了自己关于房子的想法,秦土根听着连连点头,但李chūn花却不乐意了:“这可不行!我们在村子里有房子住,有菜吃,凭啥要搬到乡里来?到乡里我们吃什么?”
秦晓彤知道要说服短视的李chūn花不容易,便开始说起搬到乡里的好处:“娘,四qiáng现在还在上学吧?搬到乡里来,他上学也方便。”她知道李chūn花最疼的就是秦四qiáng,自然挑李chūn花的软肋来捏。
说到关于秦四qiáng的话题,李chūn花果然迟疑了。
这么多年来,秦四qiáng在李chūn花的惯养之下愈发骄纵,不过或许是秦晓彤大变样了的缘故,也或许是有外人在场的缘故,秦四qiáng并没有像几年前一样处处跟秦晓彤作对,他只是对李chūn花嚷道:“娘,我想搬到乡里来!”对秦四qiáng来说,乡里可比什么都没有的村里好玩多了,他也想到乡里来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