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流水人家_作者:李好(297)

2017-08-22 李好

  吴氏点点头,“我最开始见了,也觉得别扭,给了她见面礼,虽然是笑着,但是这笑容没有到眼底,看着就是有些假笑。这样的人是不能进咱家的门。”到时候挑唆立秋和自己的亲人不睦,那可就糟了,虽然说相信自己的儿子是个明白人,但是这好歹是他的妻子,以后过一辈子的,这真要娶了,可不就是左右为难吗?

  金氏是不好说话,毕竟是给小叔子说亲,她要是说哪个哪个不好,别人还以为自己见不得未来的妯娌样样比她好,所以故意抹黑人家呢,现在见小姑子和婆婆都说不好,那就是万事大吉了,她也不喜欢那县太爷的族妹,真的是有些假。

  不过那样会不会把县太爷给得罪了?吴氏也是考虑这个问题,现在他们在康县过日子,真的把县太爷得罪了,那以后这可不好过啊。

  虽然有齐琰给看着,但是总不能老是麻烦他吧。

  “娘,我知道你担心啥,但是这事儿可是大事儿,咱们不能勉qiáng了,直接和县太爷那边说八字不和呗,要不找别的原因,这位县太爷在咱们康县也连任了好几任吧,肯定是要挪走的,以后也不用怕的。”

  那倒也是,婚姻大事本来就是你qíng我愿的事儿,可不能勉qiáng一点点。

  ☆、150送你一个丫头

  吴氏为立秋是相看了好久,终于把婚事定了下来,这小桥未来的二嫂竟然是康县王举人的闺女,倒是和立秋门当户对的,小桥也见过这个王姑娘,人长的中等,笑起来就有两个酒窝。让人觉得很是可亲。

  这王举人中了举,那是考了好多年也没有考上进士,这人到中年就歇了这个心思,一心一意的把门户发扬广大,如今在康县也算是数的着的人家了,家境殷实,王姑娘小时候,她父亲就中举了,所以没有过什么苦日子,但是她母亲却没有把她娇生惯养,按照淑女的闺阁给养大的,上头有哥哥姐姐,下头有弟弟,听吴氏打听的,对她弟弟照顾的很好,这一方面是吴氏比较满意的,如果因为仗着自己是最小的姑娘,就飞扬跋扈的,这样的人真要不起。

  综合各个方面,这王姑娘是最合适的,于是这就要派人提亲了,那边王举人家,对叶立秋也是满意的,谁家不想给自己的闺女找个好人家?

  这叶家虽然搬到康县不久,但是儿子有出息,闺女定的人家又好,王举人也希望自己的闺女能嫁到这叶家去。

  况且他也打听了,这叶家兄弟姊妹之间是关系很好,这样的人家值得自己闺女嫁过去,就是这当公婆的,据说也是从不为难儿媳妇的,这是他从金家打听出来的,金家的闺女不是叶家的大儿媳妇吗?

  金家大部分人还是很靠谱的,人家能在这叶家还在乡下的时候,就能把闺女许配给叶家,可见这叶家是个好的,就冲这个,他也是万分满意的。

  王家和叶家的婚事就这么定了下来了。而那边县太爷的府衙,县太爷的族妹直接是砸了好多东西,还大哭了一场,本来她以为到了这边,是十拿九稳的能嫁到叶家的,叶家不过是个乡下人家,凭什么看不上自己?

  她还想着自己嫁过去了,就跟着夫君,到时候中了进士,直接是到外面,谁也管不着自己,那就是自己当家了,她可不想跟一个金铺的闺女成为妯娌,那人还是自己的长嫂!

  可是现在,现在为啥成了这样了?偏偏是和王家的姑娘定了亲,如今自己可不就成了笑话了?她不服气啊,自己从老家过来,就是觉得肯定能成事的。

  这县太爷的老家可不是在这康县,一般任命官职,是不准原籍的官员在自家的原籍当官的,这是硬xing规定,谁也改不了,县太爷的老家是在离这里三百多里的另一个县呢,从过年后就赶过来,结果却成了这样。

  县太爷也很郁闷,这都叫啥事儿啊,不是说肯定能成的吗?他有些生气,这不是不给他这个县太爷的面子?

  县令太太说道:“没有说成,就是不给你面子了?人家难道没有自己选儿媳妇的权利了?我说,你别忘了啊,人家的小女婿是谁?你这到时候调任,是升迁还是平调,可是要京里人说话的,我那族兄在京里是啥官?那是正正经经的吏部尚书,你说说,你想gān啥?跑去给叶家下面子去?还是说人家得罪了你一个县太爷,你就要给人家找麻烦?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那族弟为了叶家的丫头,把自己的大嫂都给弄过来了,你可别偷jī不成反蚀一把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