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了中午的时候出去gān活儿的人都回来了,真的是人口众多,叶小桥就想不明白了,这么多人,爷爷他看着就不心烦?
叶老头看着才不心烦呢,就要人多才好,这才是儿孙满堂!
中午饭就是用杂面做的馒头,然后从菜园子里拔了些蔬菜,用很少的油煮了一锅,分成了两盆,男人那边一桌,女人和孩子们这边一桌,小桥的姐姐小凤因为张地主那边管中午饭,所以就少了她的一份,四叔叶根在学堂里吃了,等下午的时候,他会回来,那时候还得给他单独做一顿,这一顿可是由郭氏单独做的,大家谁也别想。
一家子坐定,都没有叽叽喳喳的声音,因为都注意在食物上,生怕少了自己的份儿。这个时候,郭氏就让自己的老闺女叶惠儿给一桌子的人分食物,郭氏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体现自己闺女的重要xing,比如说,你要是对我闺女不好,那分食物的时候,就有可能把不好的分给你,比如说这馒头,那就是给你分了破皮的,或者蒸胡了的,或者给你拿小个的,在咽喉上掐着你,所以大家虽然都不喜欢这个小姑,但是也没有人敢说什么。
像谭叔的女儿小麦,平时还很巴结叶惠儿,因为她家有三个丫头,郭氏就觉得小麦的娘赵氏是个没有用的,只生姑娘,不生儿子,都是赔钱货。
对赔钱货就没有好感,连带着叶惠儿也不待见这几个人。
加上他们又不姓叶,所以地位真的不高。
吃完了饭,叶老头和郭氏就要开家庭会议了,叶小桥不用去听,就知道是什么内容,无非是叶根要去县试了,这是全家的大事儿,大家都要围着这个事儿来办事儿。这个时候,什么回娘家串亲戚,都不能够了。另外还有chūn耕也要开始了,都得使把力啊。
叶老头这一辈子也开了不少地,旱地最多,有十二亩,旱地jiāo税少,不过出息也少,这个时候种花生油菜正当时。水田有八亩,如今都种着小麦呢。
吃完了饭,小桥帮着吴氏收拾桌子,小米也在一边擦桌子,吴氏和大嫂刘氏就要烧点水洗完,现在也没有洗洁jīng之类的,如果用冷水,根本就洗不gān净,所以要用热水。
不过郭氏还是心疼,这烧水不是用柴火啊,这些败家的娘们,少用一些,柴火就能省下来,到时候去了城里还能卖钱呢。
不过刘氏和吴氏都是面上听她的,背后该烧水的还是烧水。她要骂也就听着,不还嘴就成。
吴氏心里说,我就当没听见好了,而刘氏更绝,她把郭氏的骂人声当成了是放屁,所谓响屁不臭,臭屁不响,再说了,这些柴火,也不是你和你儿子砍回来的,用一用又怎么了?
刘氏对吴氏说:“二弟妹,水可以了!不用加火了。”
吴氏就从灶后面起来,拿了木桶去给猪喂食,这两头大肥猪,早晚都要喂,吃的可多了。今天郝氏和赵氏又挖了两筐子野菜,可以给猪剁了吃。
刘氏和吴氏也是有私房话要说,可惜这郭氏在家里,要是背地里说话,她听见了,那又是一个闹腾,以前都有先例,所以他们宁肯少说话,二爷不想被郭氏给抓住。
她们两个人的男人,对叶老头都是孝顺的,轻易不反驳他的话,自然郭氏的话也没有反驳过。
他们当人家女人的,就是再不乐意,也不能qiáng过男人!
不过刘氏的儿子立chūn今年都十四了,这都是快要找媳妇的年纪了,可是前面一个叶根成了拦路虎,自己个手上都没有什么钱,这样苦哈哈的,谁家乐意把姑娘嫁过来啊。
嫁过来就是孙媳妇,要伺候这么多人,所以刘氏也指望着能赶快分家,要说他家是老大,老爷子应该跟着他们,不过就郭氏那个样子,肯定是不乐意的,毕竟不是她的亲儿,她肯定会担心对她不好,就刘氏看来,郭氏最乐意跟着的就是那老四,只是老四现在考秀才都要靠大家呢,这也是刘氏最不公平的地方。
全家省吃俭用,就为了这个叶根了,还说什么以后沾光,就老四那样的,谁沾光啊。
每次和孩子他爹说了,他爹就说老四是他弟弟,读书也是为了大家好,反正是说不通。还说他是老大,就是分家也不能分出去,让刘氏气得肝疼。
有时候刘氏也讨厌老爷子,你说你娶了两个老婆了,人没了,儿子女儿都有了,还要娶什么娶啊,如今来了个郭氏,简直是个专门磋磨大家伙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