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母养儿手札_作者:骨生迷(309)

  泓哥儿低下了眼睛没说什么,澈哥儿是转头就嗒嗒嗒跑到马棚里去了,看到他爹骑的那匹马不在,他才又跑回了屋。

  “娘,爹说我这次考好了就给我养个小马驹的。他什么时候回来啊?”澈哥儿特别委屈地问。马上就要过年了,他们要停课大半个月,先生说这两天就要考试了呢。

  袁璐被他问地不禁眼睛酸了酸,她拢着两个孩子摇了摇,轻声道:“等chūn天到了,你们爹就回来了呢。”

  这是在安抚孩子,还是说给自己听,她也不清楚了,打仗的事谁说得准,然而在俩孩子面前,她是万万不能露出半点愁色的,在这个时候,她反而坚qiáng了起来。

  也是,都经历过多少事了,何况,不坚qiáng又能如何,生死有命,总不能反过来让孩子担心自己。

  听到娘亲的话,澈哥儿松了囗气,泓哥儿却是抿紧了嘴,小脸显出了与年龄不符的刚毅之色。

  因为高斐临危受命、领兵出征这件事,家里这个年就过的格外冷清。

  好在乡下年味也更重,他们这家子在这里住了没多久,却也有几家来往的人家。都是平时袁璐跟他们采买东西或雇过他们gān过活的,年节前便都拿了些jī蛋腊ròu什么的送来了。

  袁璐收了礼,却不知道该回什么。这些礼还真是比从前那些金器珠宝什么的更让人为难。最后也只是回了些她让人在县城里买的糕点,虽不算失礼,却也没有那些来送礼的的人那么有心意。

  不过乡下人心眼实在,也没人计较那么多,何况见过袁璐的人都知道,她模样好看的跟从画里出来似的,一看那做派和气度就知道不是凡人,能跟他们这样的普通人家走动已经是给他们长了面子的。

  人口简单后,张罗的事qíng也没那么多了。袁璐就一人给裁了一身新衣裳,饭桌上多摆了几道jī鸭鱼ròu,再有就是她和三个孩子一起贴了chūn联,放了鞭pào,这年一下子就给过完了。

  元宵节前,高斐的第一封家书送达,信里报了平安,总算让人安心了点。

  泓哥儿和澈哥儿从搬到乡下后就开始疯狂地窜个子,尤其是澈哥儿,从前脸上虽然ròu嘟嘟的,身上却是个骨架子,眼下却已经长了一身的软ròu,摸起来就跟个ròu包子似的。

  泓哥儿则是出去早上和他弟弟一起跟着高三打拳,晚上有时还会自己多练上一会儿。身上是再也不见半点软ròu了,看着就是个习武的小大人。这可把袁璐心疼得不行,虽说过完年就六岁了,可说起来才五岁半呢。哪有小孩子这么严苛地对待自己的。

  汐姐儿没有学上,每天就跟着袁璐学庶务。袁璐刚开始还觉得对她有所亏欠,想着还是得想办法给她找找个女先生。不过汐姐儿自己是觉得跟着这婶婶比上课有趣多了,学的东西虽然散,却也是日后能用到的。将来她肯定也是要像婶婶这样掌管中馈的,若是身边没有可用之人,她在不通庶务,可真真让人蒙了眼,这是袁璐万万不愿意看到的,於是便遂了她的意愿。

  袁璐其实也是半做半学,家里买房子买地都是高三出面,但其中的门道她却也得自己慢慢摸索。从前身边都是她娘给她挑选的得用之人,她只要动动嘴,多的是能把事qíng办好的人。现在事事需要她亲力亲为了,她才觉出其中的不易来。

  袁老爹和陈氏一在陪都落好脚,就让人给袁璐捎了信。此后更是每隔五日就来一封。

  袁璐看着信中的点点滴滴,知道爹娘初到异地虽也有遭到朝中旧敌的为难,但他们伉俪qíng深,互相扶持,最终还是将府尹的位子给稳稳地坐下了。

  知道亲人都好,她便也觉得有了盼头。

  chūn去秋来,寒来暑往,俱是眨眼之间。光yīn荏苒,一年的时间不过白驹过隙。

  时至三月,大地暮chūn,枝头的花都恨不得将最美的颜色留在这最后的chūn景里。

  这天泓哥儿和澈哥儿在族学里有一场小考,午饭时便能提早回来了。

  袁璐为了犒劳这两个熬了好几个夜的小子,亲自去厨房给他们拌冷淘去了。

  这冷淘是早上刚开集的时候,高三去县城里买的,浇上jī汤勾兑的鲜甜酱汁,拌着huáng瓜丝和豆芽菜吃是再慡口不过的了。

  想到孩子们欢喜的脸,袁璐便不自觉地带了笑。

  正弄到一半呢,似乎就听到外头有响动,还没等她擦完手出去看,澈哥儿已经气喘吁吁地跑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