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块面团终于变成了巨大的薄饼,一毫米左右的厚度有利于面条入味,也能保留面里最原始的麦香。
修长的手指提着薄饼的一端,纤细的手腕轻轻一抖,整张面饼就层层叠叠地落在了料理台上,一层来,一层去,叠摞在一起中间是似有似无的细碎面粉。
一刀一刀,把面饼切成七八毫米宽的面条,一刀起,一刀落,刀刀不绝,直到最后一下切完。
沈何夕抬起一只手掠过整整齐齐码着的面条,白皙的手指似有似无地一勾一拉,原本叠放的面条就舒展开来变成了细长轻薄口感淳朴的手擀面。
茄子、番茄、土豆、猪前肘ròu都切成小丁。
葱姜爆锅,倒进ròu丁翻炒,点一点酱油调色,等到ròu变色均匀有了香气再放进土豆和茄子,土豆变色茄子吸油之后再放进番茄。
番茄是水果,是蔬菜,也是调味品,特有的酸甜味道能让整个菜肴的口感更有层次。在这种混着ròu香的翻炒中,番茄让土豆更加香糯,让茄子更加绵密,爆锅了番茄汁的ròu丁也在微酸中析出了油分升华了口感。
加了水之后再次烧开的锅子里,香味开始弥散。
另一边,在水里翻滚了一次又一次的略带小麦原色的面条被捞了出来。
盆里凉水里放进了热腾腾的面,面条在里面瞬间舒展开,这种处理方法,被称作过冷河。
过了冷水的面口感绝佳也不会粘连,是东方面条处理手法中极简单又高明的一招,君不见东洋小国还有一道“传统美食”名为流水素面,吃的就是原汁原味的毫无调剂的“冷河面”。
热热的卤子浇在了面上,白里带微huáng的面,金色的土豆,红色的汤汁,酱色的茄子,绿色的香菜,一缕儿香气轻悠悠地就进了人的鼻子里,不觉得的如何美味,只觉得,家在这里,随面而走,一面相牵。
面盛好之后,沈何夕才发现自己做了足足四人份的打卤手擀面。
摘掉手套,她头疼地看着锅,不知道该找谁来分享这次的“意外事故”。
“叮咚~”
打开门,门外站了一个嬉皮士和一个金发美男,他们每人都抱着一大袋子食材。
“美丽的小姐,我们饿了……”
☆、酱棒骨
在腐国的生活起于平淡,归于忙碌。
外国的大学生活远比沈何夕在国内了解的要紧张地多,她上的是腐国最好的学校,又是其中最好的专业,在这里云集的是腐国社会未来的jīng英,和他们比起来,沈何夕只能让自己用十二分的努力以期能让自己在大学里的每一步都走得稳妥踏实。
如果让她的同学们知道她的内心想法,大概会觉得牙疼。
逻辑能力超qiáng,理解能力绝佳,英语水平完全不影响辩论水平发挥的异国小姑娘?
本就是天资绝佳的家伙,居然还比所有人都更加的努力……呵呵!
沈何夕生来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从十七岁前的课文到十七岁后的食单,看过一遍就能记住八成,看两遍就再也忘不了了。
这个本事曾经让她在学厨生涯中不断地后来居上,现在嘛,也让她在日常的学习中一路高歌猛进所向披靡。
有些聪明人在正确的时间做错误的事qíng,让自己沦为学渣。
有些平庸的人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qíng,让自己成为学霸。
也有些人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qíng,又有天生的天分做加成,也因为曾经的错失和成熟的心智变得更加努力。
这种人是注定的学神。
说的就是沈何夕呀。
不过“无所不能”的沈何夕也有一点小烦恼,何勉韵能提供给他充足的生活费,每个月六百磅的零用钱足够让她过得相当滋润,可她骨子里毕竟不是只有十七岁的无知少女,无论在那里自己能养活了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前世,她用了八年的时间走遍了全国学习厨艺,囊中羞涩的时候就找餐馆打工,或者gān脆摆弄一个小小的食摊。
“金钱”从前没有阻挡过她的前行,如今自然也不会。
找一份兼职工作,已经提上了沈何夕的行事日程。
何况,她找遍了学校周围的医院,对方都没有底气治疗语言中枢损伤导致的失语症,如果想继续给哥哥去寻医问药,更加充足的资金储备是必须的。
找工作这事儿,思来想去,她决定还是找经验比较丰富的田婉孜来当参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