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奋斗在激情年代_作者:寻香踪(8)

2017-08-22 寻香踪

  胡年chūn看着女儿用手扶着额头:“是不是又头晕了?”

  赵明月朝母亲笑了一下:“起得太急了,我以后注意点,没事。”

  “等这几只母jī下蛋了,我给你酿点糯米酒,每天给你酒糟冲jī蛋喝,听说特别补血。”

  赵明月摇摇头:“不用,妈,没那么娇贵。”家里的jī蛋那全都要省下换油盐的,谁舍得自己吃啊。

  第4章家人

  母女俩正在屋里择菜,听见外面有人说话:“顺生在吗?”

  胡年chūn答:“哪个?主任啊。他不在家,还没回来,有什么事?”

  那人走进屋来,边走边说:“今天晚上大队开会,一定要准时出席。”话说得还很官腔。

  “开什么会?”胡年chūn迎了出去。

  那人并没有停下来,径直走到厨房门口,看了一眼坐在小板凳上的赵明月,说:“商量一下茶山怎么处理。”

  “哦,知道了,我让老头子过去。”

  赵明月抬头看了一眼,对方冲着她笑了一下,露出一颗亮闪闪的大金牙:“明月在家啊?”

  赵明月想了一下,这人可不是他们村的主任,名叫赵金云的么,她面无表qíng地打了声招呼:“主任叔。”

  赵金云笑了起来,然后点头:“告诉你爹,一定要记得来啊,不能缺席。”

  胡年chūn赶紧说:“我知道了。”

  赵金云转过身,背着手走了。胡年chūn压低了声音跟赵明月说:“少跟他说话。”赵明月嗯了一声,知道母亲这话里的意思。她年轻的时候比较单纯,被自己的父母兄长保护得比较好,不知道赵金云原来是个衣冠禽shòu,他任职村主任时,利用职权不知道糟蹋过多少个年轻姑娘。后来她嫁了出去,才陆续从别人口中听说起赵金云的事迹,想着自己居然逃过了这个禽shòu的魔掌,看来还真不是一般幸运。

  有一种人,总是最善于在最恶劣的局势中把握机会,比如赵金云,这人只念过初小,但是他有一张能说会道、颠倒黑白的嘴,还有一副足够黑的心肠。运动伊始,他便进了革委会,通过揭发其他人获得了区革委会的信任,后来一步步爬上村主任的位置,这个在后世人们根本不顾一屑的芝麻官,但是却掌握着这个时代多少人的前程和命运。他们是时代的小丑,让人恨之入骨却莫可奈何。

  胡年chūn又跟女儿qiáng调了一句:“听见了没有?”

  “妈,我知道。”赵明月点点头,现在的她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赵明月,当年她没吃过亏,现在就更不可能吃亏了,“晚上开会,我也跟着爹一起去看看。”

  胡年chūn看了一眼女儿:“女孩子家家,去gān什么?”

  赵明月不做声,她记得1976年时,村里发生了一件大事,将村里的一整座茶园全都挖掉了,用来改做梯田。他们这里是著名的茶乡,祖祖辈辈都采茶制茶,虽然之前是属于私人的,建国后就成了公有财产,制茶也曾蓬勃发展过一段时间,后来到了文革时期,为了追求粮食产量,不少茶园被清掉,改成了耕地,茶叶生产规模大幅缩水。从那以后就没有恢复过来,到了运动期间,茶叶生产规模更是大幅缩水,他们村的上千亩茶园基本也被荒废掉了。茶园便成了一个废园,除了村里人自己摘点回来pào制茶叶,根本无人去打理问津。

  76年,村里通过了一个决定,将所有的茶树砍掉,连根拔起,修整成梯田,用来种粮食。运动结束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复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的茶业重新蓬勃发展起来,赵明月最初的生意中,就有贩卖茶业一项。原本在本地茶叶生产中一直走在前列的月亮湾村却失去了先机,经济一直落后于本乡镇的其它村。

  后来赵明月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看见那退耕还林后的茶山坡,简直可以用满目疮痍来形容。村里的经济还是她重新投资茶园之后才慢慢摆脱贫穷的困境。赵明月对这些事印象极为深刻,所以她想尽力挽救一回,使悲剧不再发生。更重要的是,去开会,还能见见那个人,时间太久,她几乎都快忘记那个人年轻时的样子了。

  母女俩弄好饭菜,等了好一会儿,赵顺生和赵明朗才回来。天色已经不早了,胡年chūn将赵明朗手里的鱼篓接过来,将小鱼倒进木盆里,就要去收拾。

  赵顺生说:“先吃饭,晚点再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