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锦这方才和柳叶等人回了铺子。
柳叶倒没有像魏辛红那样想那么多,她现在见了姜锦,眼里其实也只有姜锦一个人了。
一时进了屋里,说不几句话又开始哭起来。
姜锦柔声安慰她道,“你哭什么?我是真没吃什么苦头,不仅如此,你看我这穿着打扮气度,像是过的差吗?”
魏辛红也跟着点头,虽然严六小姐那边送来的信只说自家姑娘平安,但是看姜锦这样,应该是过的不错的。
然而柳叶却不这样认为,虽然用帕子一个劲儿擦,眼泪却一直从她眼睛里往外冒。
“可是姑娘你瘦了啊,之前好容易长得那点ròu又都下去了,肯定是吃苦了。”
姜锦瘦是肯定瘦了,但是这也不奇怪,登州之围,东平大战,本来城中物资就紧缺,姜锦又cao心费力的,还病了一场,不瘦才怪。
不过因为这场战争开始之前,姜锦那小日子过得不是一般的美,战争结束之后也涨了点ròu,姜锦还真没比离京的时候瘦多少,也不知道柳叶是真发现姜锦瘦了,还是心理作用觉得姜锦瘦了。
不过柳叶这么哭着,姜锦心里还是温柔柔软了不少,好容易安慰好了她,把在齐地的事qíng说了说,又拿出来礼物给众人分。
柳叶这个不说,另有准备,魏辛红姜锦给了一套金镶嵌珍珠的头面,其他人女子都是珍珠手钏,虽然是海水珠,但是古代珍珠还是比较贵重的,大家都很高兴。
厨下也准备好了餐饭,姜锦这一阵子舟车疲劳,也是累极了,因此只吃了一碗热腾腾的jī汤面就去睡了。
这一觉,姜锦足睡到下午才醒,醒来了,她先带着柳叶亲往孙老大夫家一趟。
她睡着的那会儿,孙老大夫夫妻听说姜锦回来了,就过来看过一回儿了。不过因为听说姜锦在睡觉,孙老大夫夫妻制止了柳叶喊醒姜锦,让姜锦好好休息,夫妻两个便先回去了。
姜锦醒来了听说了这事,心里也很感动,何况古人从来讲究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孙老大夫夫妻对姜锦当年也是雪中送炭之恩。
于qíng于理,姜锦都该先去他家。
因到了下午起了风,天气挺冷,又要带礼物,姜锦就让人赶了车过去孙家。
一时到了孙家,孙老爷子和孙老太太都迎出来,孙老太太见了姜锦就开始抹眼泪,孙老爷子也唏嘘了半天。
姜锦和两人也是许久没见了,说话说了半天才想着叫人把礼物拿上来。
给孙老爷子的礼物是一棵半尺高的珊瑚树,虽然不是很高,但是在古代,这东西可不是一般的珍贵,在京中最少五百两往上,就是在齐地也值个三四百两。
给孙老太太的礼物是一整套的珍珠首饰,比起给了魏辛红的那一套又jīng致许多。给孙家的一对孙子孙女的是水晶和贝壳的制品,不算很便宜,但是也不会贵重的过分。
孙老爷子虽然嘴上说着使不得,但真收下了的时候,脸上还是带着笑意的。
倒不是钱不钱的问题,关键是那份心意。
本来姜锦来的时间也不早了,说了会儿话眼看着到了晚饭时候,便留在孙家吃了晚饭。
眼下到了年底,孙家也买了许多年货,或者买或者做了好多应景的食物,虽然孙老太太的厨艺不咋的,但是有柳叶和姜锦帮忙,等晚上端上桌的,还是一桌子好菜。
姜锦也是好久没有吃到地道的京城风味家常菜了,一时也吃得很开心。吃完了,又抱了孙老大夫给的两瓶药酒回家了,后面跟着的柳叶手里则是拿着新配置的成药。
等回了家,姜锦略看了一下铺子里的账目,然后又翻了一下酒楼那边送来的账本,大致上没看出来什么纰漏。
不过倒是有个好消息。
离京这几个月,姜锦的小目标总算是完成啦!
包子铺子这边的生意这几个月净收益大概两千两不到,一千九百七,分店那边收益是二千三百两,合起来大概是四千三百多两,关键是晋江酒楼那边。
姜锦的食谱选材好,让去吃过的食客都念念不忘,她离京后,酒楼的生意也一直秉持着她之前的原则,经营也很给力,因此生意一直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九月且不提,十月十一月一月里毛利也有六七千两。
姜锦分成后大概能拿到五千两左右一个月,两个月就上万了。
关键是腊月里,年底的生意实在是太好了!